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市政桥梁对下穿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地下结构的震害及其研究第11-14页
        1.2.1 地下结构的地震灾害第11-12页
        1.2.2 地下建筑结构的震害研究第12-14页
    1.3 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研究第14-17页
        1.3.1 抗震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第15-17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7-19页
第2章 土-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9-26页
    2.1 土-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2.2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研究第20-26页
        2.2.1 接触面的模拟第20-21页
        2.2.2 阻尼理论第21-23页
        2.2.3 边界条件的处理第23-26页
第3章 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第26-39页
    3.1 ABAQUS简介第26页
    3.2 岩土本构模型第26-32页
        3.2.1 扩展的Drucker-Prager模型第26-32页
    3.3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32-39页
        3.3.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第33页
        3.3.2 混凝土损伤塑性部分第33-39页
第4章 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第39-51页
    4.1 地铁车站计算模型第39-41页
    4.2 计算结果分析第41-50页
        4.2.1 结构的加速度反应第41-44页
        4.2.2 结构的位移反应第44-47页
        4.2.3 结构应力第47-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地铁车站下穿市政桥梁有限元分析第51-67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51-59页
        5.2.1 计算模型第51-52页
        5.2.2 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反应第52-56页
        5.2.3 结构应力第56-58页
        5.2.4 车站结构混凝土拉伸损伤情况第58-59页
    5.3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第59-65页
        5.3.1 土体刚度的影响第59-61页
        5.3.2 桥梁承台与地铁车站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第61-63页
        5.3.3 相对位置的影响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海桥梁服役期内抗震性能理论研究
下一篇:牵引网分段供电保护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