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民办CY学院青年教师激励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文献综述第17-2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2.3 已有研究述评第21-22页
    1.3 本文框架第22-23页
2 青年教师激励路径的理论分析第23-37页
    2.1 需要理论第23-27页
        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3-24页
        2.1.2 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第24-25页
        2.1.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第25-26页
        2.1.4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第26-27页
    2.2 激励理论第27-33页
        2.2.1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第27-29页
        2.2.2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第29页
        2.2.3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第29-31页
        2.2.4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第31-32页
        2.2.5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第32-33页
    2.3 路径理论第33-37页
        2.3.1 路径依赖思想的提出第33-34页
        2.3.2 路径依赖形成的原因第34-35页
        2.3.3 路径依赖理论的影响第35-37页
3 民办CY学院青年教师需求与激励路径的实证分析第37-55页
    3.1 CY学院教师的基本情况第37-39页
        3.1.1 CY学院简介第37页
        3.1.2 CY学院教师的基本情况第37-39页
    3.2 CY学院青年教师的需求分析第39-49页
        3.2.1 需求的分析方法第39页
        3.2.2 需求构成的基本分析第39-43页
        3.2.3 需求调查的结果第43-49页
    3.3 CY学院青年教师的激励路径分析第49-55页
        3.3.1 CY学院当前的激励路径构成第50-53页
        3.3.2 CY学院青年教师激励路径效果与特点归纳第53-55页
4 完善民办学院青年教师激励路径的对策建议第55-67页
    4.1 完善激励路径的基本原则第55-57页
        4.1.1 人本原则第55页
        4.1.2 公平原则第55-56页
        4.1.3 竞争性原则第56页
        4.1.4 多种激励路径有机结合的原则第56-57页
    4.2 完善激励路径的具体对策第57-65页
        4.2.1 切实弄清青年教师的需求动态第57-59页
        4.2.2 有效平衡青年教师多元化需求的满足程度第59-62页
        4.2.3 注重青年教师成长性职业生涯特点的激励路径安排第62-63页
        4.2.4 构建民办学院青年教师激励路径的多方促进机制第63-65页
    4.3 实施激励路径的保障措施第65-67页
        4.3.1 思想认识保障第65页
        4.3.2 制度和人员保障第65-66页
        4.3.3 资源保障第66-67页
5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材中悲剧人物形象研究--以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