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扣件系统概述 | 第13-16页 |
1.2.1 扣件系统分类 | 第13-14页 |
1.2.2 扣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常用扣件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特点及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19-25页 |
2.1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特点 | 第19-21页 |
2.1.1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驱动原理 | 第19-20页 |
2.1.2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优势 | 第20-21页 |
2.2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简介 | 第21-24页 |
2.2.1 模型自由度及约束分析 | 第22-23页 |
2.2.2 轮轨接触关系 | 第23-24页 |
2.2.3 弹性轨道模型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扣件系统合理刚度理论研究 | 第25-30页 |
3.1 轨道结构刚度计算理论 | 第25-26页 |
3.1.1 轨道整体刚度计算理论 | 第25-26页 |
3.1.2 扣件系统刚度 | 第26页 |
3.2 扣件系统合理刚度的存在性 | 第26-27页 |
3.3 时域能量评价方法 | 第27-29页 |
3.4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指标优化方法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时域能量分析方法研究扣件系统刚度取值 | 第30-40页 |
4.1 扣件系统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30-35页 |
4.1.1 对车体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1.2 对转向架构架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4.1.3 对轮对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4 对线路轨枕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4页 |
4.1.5 小结 | 第34-35页 |
4.2 扣件系统垂向刚度的影响 | 第35-39页 |
4.2.1 对车体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2 对转向架构架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3 对轮对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4 对轨枕振动能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5 小结 | 第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动力学指标优化方法研究扣件系统刚度取值 | 第40-54页 |
5.1 扣件系统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40-47页 |
5.1.1 对车体Sperling平稳性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5.1.2 对各车轴横向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5.1.3 对各参振部分振动位移的影响 | 第42-44页 |
5.1.4 对各参振部分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5.1.5 扣件系统横向合理刚度的取值 | 第45-47页 |
5.2 扣件系统垂向刚度的影响 | 第47-52页 |
5.2.1 对车体Sperling平稳性指标的影响 | 第47页 |
5.2.2 对轮轨垂向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3 对各参振部分振动位移的影响 | 第48-50页 |
5.2.4 对各参振部分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5 扣件系统垂向合理刚度的取值 | 第51-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