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及相关标准概述 | 第12-19页 |
1.1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1.2 《食品安全法》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制度价值 | 第13-17页 |
1.2.1 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15页 |
1.2.2 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功能性分析 | 第15-17页 |
1.3 《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责任中相关标准现状 | 第17-19页 |
1.3.1 惩罚性赔偿标准 | 第17-18页 |
1.3.2 食品安全标准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及相关标准的适用问题 | 第19-28页 |
2.1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9-24页 |
2.1.1 “食品”适用范围 | 第19-21页 |
2.1.2 主观过错形态 | 第21-22页 |
2.1.3 侵权行为结果 | 第22-24页 |
2.2 惩罚性赔偿标准问题 | 第24-26页 |
2.2.1 赔偿标准缺乏可行性 | 第24-25页 |
2.2.2 赔偿标准未足以起到警示、引导作用 | 第25-26页 |
2.3 食品安全标准问题 | 第26-28页 |
2.3.1 消费者不能准确把握食品安全标准 | 第26-27页 |
2.3.2 食品安全标准的滞后性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及相关标准的再思考 | 第28-35页 |
3.1 责任要件的重新界定 | 第28-31页 |
3.1.1 具体明确适用“食品”范围 | 第28-29页 |
3.1.2 主观过错包括故意与重大过失 | 第29-30页 |
3.1.3 实际损害不是必须的赔偿前提 | 第30-31页 |
3.2 建立混合型赔偿金机制 | 第31-34页 |
3.3 食品安全标准认定制度的完善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感谢语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