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教学设计--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课题研究概述第11-21页
    1.1 选题来源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综合实践课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教育养成观的概念及现状第13-14页
        1.2.3 课程资源观第14-15页
            (1)其他国家的课程研究现状第14-15页
            (2)中国对于课程资源的研究第15页
        1.2.4 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及发展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意义第17-19页
        1.3.1 理论意义第17-19页
        1.3.2 实践意义第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的设计理念第21-25页
    2.1 新课改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第21页
    2.2 新课改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第21-22页
    2.3 课程内容生活化第22页
    2.4 教学方式的转变第22-23页
    2.5 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第23页
    2.6 要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23-24页
    2.7 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第24-25页
第三章 新乡市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第25-29页
    3.1 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第25-26页
    3.2 弘扬军人的爱国奉献精神第26页
    3.3 新农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26-29页
第四章 新乡市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第29-39页
    4.1 新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的必要性第29页
    4.2“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设计原则第29-31页
        4.2.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第29-30页
        4.2.2 围绕学生生活组织教学内容第30页
        4.2.3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30页
        4.2.4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第30-31页
    4.3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教学分析第31-33页
        4.3.1 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第31页
        4.3.2 教材分析第31页
        4.3.3 学习重点第31-32页
        4.3.4 学生剖析第32页
        4.3.5 确定教学策略第32页
        4.3.6 选择教学媒体第32-33页
        4.3.7 设计教学方案第33页
    4.4 实践活动课实施过程第33-37页
        4.4.1 活动部分第33-36页
        4.4.2 展示部分第36页
        4.4.3 交流部分第36-37页
        4.4.4 归纳总结第37页
    4.5 课后作业第37-39页
第五章 教育实践课的实施局限与结果展望第39-41页
    5.1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39页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39-41页
        5.2.1 方案的局限性第39-40页
        5.2.2 录像资料和访谈资料的量化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与学》和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实施挫折教育研究--以汝阳实验高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