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7页 |
1.2.1 带锚固装置FRP抗剪加固正弯矩区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带锚固装置FRP抗剪加固负弯矩区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不同锚固装置FRP抗剪加固RC梁正弯矩区域试验 | 第18-28页 |
2.1 材料性能 | 第18页 |
2.2 试验梁设计 | 第18-20页 |
2.3 试验梁锚固装置 | 第20-22页 |
2.4 试验测量方案 | 第22-24页 |
2.5 试验加载方案 | 第24页 |
2.6 试件准备过程 | 第24-26页 |
2.6.1 纤维锚具Ⅱ施工流程 | 第25页 |
2.6.2 嵌入式锚具Ⅰ施工 | 第25-26页 |
2.6.3 嵌入式锚具Ⅱ施工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不同锚固装置FRP抗剪加固RC梁正弯矩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80页 |
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分析 | 第29-34页 |
3.1.1 无箍筋加固试验梁破坏模态分析 | 第29-32页 |
3.1.2 有箍筋加固试验梁破坏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3.2 荷载-位移关系 | 第34-35页 |
3.2.1 无箍筋试验梁 | 第34页 |
3.2.2 有箍筋试验梁 | 第34-35页 |
3.3 FRP条带布应变分析 | 第35-65页 |
3.3.1 试验梁S0-UFA2 | 第36-42页 |
3.3.2 试验梁S0-UEA1 | 第42-48页 |
3.3.3 试验梁S0-UEA2 | 第48-54页 |
3.3.4 试验梁S8-UFA2 | 第54-59页 |
3.3.5 试验梁S8-UEA1 | 第59-65页 |
3.4 箍筋应变分析 | 第65页 |
3.5 FRP条带抗剪贡献分析 | 第65-74页 |
3.5.1 加固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 第65-69页 |
3.5.2 Chen and Teng模型对比分析 | 第69-72页 |
3.5.3 Chen and Teng与GB50608-2010抗剪强度模型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3.6 FRP与钢筋混凝土抗剪相互作用 | 第74-78页 |
3.6.1 无箍筋加固梁 | 第74-75页 |
3.6.2 有箍筋加固试验梁 | 第75-7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四章 带锚固装置的FRP抗剪加固RC梁负弯矩区域试验 | 第80-93页 |
4.1 材料性能 | 第80-82页 |
4.2 试件设计 | 第82-84页 |
4.3 试验梁测试方案 | 第84-85页 |
4.4 试验梁加载过程 | 第85-86页 |
4.5 试件准备阶段 | 第86-91页 |
4.5.1 钢筋的绑扎 | 第86-87页 |
4.5.2 模板的制作 | 第87页 |
4.5.3 混凝土浇筑 | 第87-88页 |
4.5.4 试验梁养护 | 第88-89页 |
4.5.5 试验梁表面打磨及锚槽成孔 | 第89-90页 |
4.5.6 应变片粘贴 | 第90页 |
4.5.7 应变片粘贴 | 第90-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带锚固装置的FRP抗剪加固RC梁负弯矩区域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93-134页 |
5.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分析 | 第93-97页 |
5.1.1 无箍筋试验梁 | 第93-95页 |
5.1.2 有箍筋试验梁 | 第95-97页 |
5.2 荷载-位移曲线 | 第97-99页 |
5.2.1 无箍筋试验梁 | 第97-98页 |
5.2.2 有箍筋试验梁 | 第98-99页 |
5.3 FRP应变分析 | 第99-123页 |
5.3.1 试验梁S0-U | 第99-104页 |
5.3.2 试验梁S0-UEA | 第104-111页 |
5.3.3 试验梁S6-U | 第111-116页 |
5.3.4 试验梁S6-UEA | 第116-123页 |
5.4 箍筋应变 | 第123页 |
5.5 FRP抗剪贡献分析 | 第123-129页 |
5.6 FRP与钢筋混凝土抗剪相互作用 | 第129-13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不同锚固装置FRP抗剪加固RC梁正弯矩区域试验主要结论 | 第134-135页 |
带锚固装置FRP抗剪加固RC梁负弯矩试验主要结论 | 第135-136页 |
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5页 |
致谢 | 第145-147页 |
附录A:纤维锚具Ⅱ型承载力计算书 | 第147-151页 |
A.1 计算模型 | 第147-148页 |
A.1.1 经典嵌入式粘结锚固抗拔破坏模型 | 第148页 |
A.1.2 纤维锚具Ⅱ型抗拔破坏模型 | 第148页 |
A.2 设计要求 | 第148-149页 |
A.3 设计思路 | 第149页 |
A.4 计算过程 | 第149-151页 |
附录B:嵌入式锚具(UEA1)承载力计算书 | 第151-152页 |
B.1 计算模型 | 第151页 |
B.2 设计思路 | 第151页 |
B.3 计算过程 | 第151-152页 |
附录C:带锚固装置的FRP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反梁设计计算书 | 第152-156页 |
C.1 设计要求 | 第152页 |
C.2 设计思路 | 第152-153页 |
C.3 计算过程 | 第153-156页 |
C.3.1 参数设计 | 第153页 |
C.3.2 抗弯承载力计算 | 第153-155页 |
C.3.3 非测试端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55-156页 |
C.3.4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第156页 |
C.3.5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