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防治冲击地压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冲击地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水力压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水力压裂防治冲击地压的理论研究 | 第20-30页 |
2.1 水力压裂技术简述 | 第20-21页 |
2.2 水力压裂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2.2.1 流固耦合作用下水力压裂的作用机理 | 第21-25页 |
2.2.2 水力压裂防冲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2.3 深井特厚条件下冲击地压的成因 | 第26-27页 |
2.4 影响水力压裂破裂效果的因素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 第30-46页 |
3.1 不同地应力差对煤层水力压裂的影响 | 第30-37页 |
3.1.1 数值模拟方案模型 | 第30-31页 |
3.1.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3.2 不同钻孔孔径下水力致裂裂缝扩展情况 | 第37-41页 |
3.2.1 数值模拟方案 | 第37页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3.3 不同钻孔间距条件下水力致裂裂缝扩展情况 | 第41-44页 |
3.3.1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2页 |
3.3.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工程实践 | 第46-68页 |
4.1 工作面地质条件 | 第46-50页 |
4.1.1 工作面位置 | 第46页 |
4.1.2 地质条件 | 第46-47页 |
4.1.3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 第47-50页 |
4.2 水力压裂现场施工方案 | 第50-54页 |
4.2.1 压裂孔施工要求 | 第50-53页 |
4.2.2 压裂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 第53-54页 |
4.3 水力压裂现场施工设备选型 | 第54-59页 |
4.3.1 钻机 | 第54-56页 |
4.3.2 钻杆 | 第56-59页 |
4.3.3 钻头 | 第59页 |
4.3.4 注水泵 | 第59页 |
4.4 水力压裂施工效果监测 | 第59-67页 |
4.4.1 微地震监测系统(BMS) | 第59-61页 |
4.4.2 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CRMS) | 第61-63页 |
4.4.3 钻屑煤粉法监测 | 第63-65页 |
4.4.4 煤体含水率增量 | 第65-66页 |
4.4.5 顶底板移近量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69页 |
5.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