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侦查与辩护关系的一般法理 | 第11-15页 |
(一) 侦查与辩护关系的含义和特点 | 第11-12页 |
(二) 侦查与辩护关系的类型与特点 | 第12-15页 |
二、域外侦查与辩护关系考察 | 第15-22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侦查与辩护关系 | 第15-18页 |
1. 英国的侦查与辩护关系 | 第15-16页 |
2. 美国的侦查与辩护关系 | 第16-1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侦查与辩护关系 | 第18-20页 |
1. 德国的侦查与辩护关系 | 第18-19页 |
2. 法国的侦查与辩护关系 | 第19-20页 |
(三) 域外侦查与辩护关系评析 | 第20-22页 |
三、我国侦查与辩护关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30页 |
(一) 我国侦查与辩护关系的现状 | 第22-24页 |
1.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与侦查机关调查取证权的关系状况 | 第22-23页 |
2. 犯罪嫌疑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权与侦查机关强制措施权的关系状况 | 第23-24页 |
3. 辩护权对违法侦查行为的制约关系状况 | 第24页 |
(二) 我国侦查与辩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30页 |
1. 侦查机关与辩护律师信息不对称 | 第25-26页 |
2. 侦查权与辩护权不平衡 | 第26-27页 |
3. 辩护未对侦查形成有效制约 | 第27-30页 |
四、我国新型侦查与辩护关系的构建 | 第30-41页 |
(一) “以审判为中心”对侦查与辩护关系的影响 | 第30-33页 |
1. “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 | 第30-31页 |
2. “以审判为中心”对侦查与辩护关系改革的意义 | 第31-32页 |
3. 侦查与辩护关系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思路 | 第32-33页 |
(二) 构建我国新型侦查与辩护关系的对策 | 第33-41页 |
1. 规范侦查权与辩护权的行使 | 第33-34页 |
2. 建立辩护律师与侦查机关信息沟通交流机制 | 第34-36页 |
3. 确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律师在场权 | 第36-37页 |
4. 强化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 | 第37-38页 |
5. 健全辩护权救济机制 | 第38-39页 |
6. 引入司法审查机制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