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OsPLC3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第9-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7页
    1 植物磷脂酶C的研究背景第13-19页
        1.1 植物特异性磷脂酶C(PI-PLC)第13-17页
            1.1.1 植物PI-PLC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第14页
            1.1.2 植物PI-PLC的酶活特性第14-15页
            1.1.3 植物PI-PLC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第15-17页
        1.2 植物非特异性磷脂酶C(NPC)第17-18页
            1.2.1 植物NPC的表达模式与亚细胞定位第17页
            1.2.2 植物NPC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第17-18页
        1.3 水稻OsPLCs与OsNPCs的比较第18-19页
    2 RNA干扰技术第19-21页
        2.1 RNAi引起基因沉默的分子机制第20页
        2.2 amiRNA技术的应用与前景第20-21页
    3 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基因转化第21-23页
        3.1 根癌农杆菌侵染、转化的作用机制第22页
        3.2 提高根癌农杆菌转化效率的策略第22-23页
    4 CRISPR/Cas系统第23-25页
    5 膜脂与盐胁迫第25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51页
    1 实验材料第27-33页
        1.1 植物材料第27页
        1.2 菌株与质粒第27页
        1.3 引物名称和序列第27-28页
        1.4 所用工具酶和试剂盒第28-29页
        1.5 培养基第29-33页
            1.5.1 植物组织培养:第29-31页
            1.5.2 农杆菌悬浮培养:第31-32页
            1.5.3 细菌培养:第32页
            1.5.4 水稻育苗培养:第32-33页
        1.6 其它主要生物学试剂第33页
    2 试验方法第33-51页
        2.1 OsPLC3转基因株系的构建、鉴定以及育种第33-41页
            2.1.1 水稻叶片基因组DNA (genomic DNA,gDNA)的提取第34页
            2.1.2 水稻组织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34-35页
            2.1.3 OsPLC3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38页
            2.1.4 植物组织培养第38-40页
            2.1.5 转基因株系的鉴定第40-41页
            2.1.6 转基因株系的遗传育种第41页
        2.2 OsPLC3表达模式分析第41-43页
            2.2.1 qRT-PCR检测第41页
            2.2.2 GUS组织定位分析第41-43页
        2.3 OsPLC3亚细胞定位第43-46页
            2.3.1 基因枪瞬时转化第43-44页
            2.3.2 水稻原生质体转化第44-46页
        2.4 OsPLC3酶活性分析第46-49页
            2.4.1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第46-47页
            2.4.2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和复性第47-49页
            2.4.3 OsPLC3活性测定第49页
        2.5 水稻表型观察与功能初步分析第49-51页
            2.5.1 水稻农艺性状的观察与分析第49-50页
            2.5.2 OsPLC3耐盐性分析第50-51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74页
    1 水稻PLC基因家族蛋白序列分析第51-53页
    2 OsPLC3在拟南芥中的表型观察第53-54页
        2.1 pBA-OsPLC3转基因株系的鉴定第53-54页
        2.2 pBA-OsPLC3转基因株系的表型观察第54页
    3 OsPLC3超表达与基因沉默株系的构建与鉴定第54-57页
        3.1 OsPLC3-OE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第54-55页
        3.2 OsPLC3-RNAi转基因株系的鉴定第55-56页
        3.3 OsPLC3-CRISPR/Cas9转基因株系的构建与鉴定第56-57页
    4 OsPLC3的表达模式第57-61页
        4.1 OsPLC3在水稻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第57-58页
        4.2 OsPLC3亚细胞定位第58-61页
    5 OsPLC3-RNAi与OsPLC3-OE转基因水稻表型分析第61-69页
        5.1 OsPLC3-RNAi转基因植株表型观察第62-63页
        5.2 OsPLC3-OE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第63-65页
        5.3 OsPLC3基因的耐盐性分析第65-69页
            5.3.1 盐胁迫处理对OsPLC3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65-66页
            5.3.2 盐胁迫对OsPLC3-RNAi植株生长的影响第66-68页
            5.3.3 其它胁迫处理胁迫处理对OsPLC3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68-69页
    6 OsPLC3的酶活分析第69-74页
        6.1 OsPLC3蛋白表达与纯化第69-72页
        6.2 OsPLC3酶活测定第72-74页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第74-78页
    1 小结第74-75页
    2 讨论第75-78页
        2.1 OsPLC3可能的生物学功能第75-76页
        2.2 OsPLC3可能参与盐胁迫响应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附录第84-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酿酒酵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2蛋白的调控机制
下一篇:地质和气候对横断山区水韭属植物遗传结构及其适应性进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