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水韭属植物 | 第11-13页 |
1.1.1 中国水韭属植物 | 第11-12页 |
1.1.2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水韭属植物 | 第12-13页 |
1.2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及其对植物进化的影响 | 第13-15页 |
1.3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1 植物谱系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16页 |
1.3.2 简化基因组的进化生态学研究 | 第16-17页 |
1.3.3 生态位模型的研究 | 第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3.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的试剂 | 第20-21页 |
2.3.2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 第21页 |
2.3.3 其他实验用品 | 第21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1-26页 |
2.4.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 第21-22页 |
2.4.2 植物基因组DNA检测 | 第22-23页 |
2.4.3 叶绿体基因片段扩增与测序 | 第23-26页 |
2.4.4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建库测序 | 第26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6-30页 |
2.5.1 叶绿体DNA序列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2.5.2 GBS测序数据分析 | 第27-29页 |
2.5.3 基于地理坐标信息的生态位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62页 |
3.1 叶绿体基因片段的实验结果 | 第30-43页 |
3.1.1 叶绿体DNA片段特征 | 第30-37页 |
3.1.2 遗传差异度分析 | 第37页 |
3.1.3 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37-42页 |
3.1.4 中性检验 | 第42-43页 |
3.2 植物基因组DNA质量信息 | 第43-44页 |
3.3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的实验结果 | 第44-54页 |
3.3.1 测序质量评估 | 第44-46页 |
3.3.2 酶切质量评估和GBS Tag产出统计 | 第46-47页 |
3.3.3 构建聚类树 | 第47-49页 |
3.3.4 群体主成分分析 | 第49页 |
3.3.5 遗传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3.3.6 遗传系数Fst值 | 第51-54页 |
3.4 生态位比较的结果 | 第54-62页 |
3.4.1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水韭属植物出现的地理信息位点 | 第54-55页 |
3.4.2 不同时期的高寒水韭和香格里拉水韭的分布预测 | 第55-59页 |
3.4.3 高寒水韭和香格里拉水韭的生态位比较 | 第59-62页 |
4. 讨论 | 第62-68页 |
4.1. 青藏高原水韭属植物的叶绿体DNA片段 | 第62-64页 |
4.2. 地质事件对高海拔地区水韭属植物的影响 | 第64-67页 |
4.3 气候对高海拔地区水韭属植物的影响 | 第67页 |
4.4 高寒水韭和香格里拉水韭的生态位比较 | 第67-68页 |
5. 结论及问题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