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及其与自我概念、依恋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3页
    2.1 青少年犯罪的界定:第12-13页
    2.2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第13-15页
        2.2.1 解释风格的定义第13-14页
        2.2.2 解释风格的测量第14-15页
        2.2.3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的相关研究第15页
    2.3 青少年罪犯的自我概念:第15-18页
        2.3.1 自我概念的定义第16-17页
        2.3.2 自我概念的测量第17-18页
        2.3.3 青少年罪犯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第18页
    2.4 青少年罪犯的依恋类型第18-21页
        2.4.1 依恋的定义第18-19页
        2.4.2 依恋类型的测量第19-20页
        2.4.3 青少年罪犯依恋类型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2.5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自我概念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第21-23页
3 问题的提出第23-26页
    3.1 研究现状与不足第23页
    3.2 研究的内容第23-24页
    3.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页
        3.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3.2 研究意义第24页
    3.4 研究假设第24-26页
4 研究方法第26-29页
    4.1 研究对象:第26页
    4.2 研究工具:第26-28页
    4.3 施测程序第28页
    4.4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28-29页
5 研究结果第29-37页
    5.1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与自我概念、依恋类型的描述性统计第29-34页
        5.1.1 青少年罪犯自我概念分析第29-31页
        5.1.2 青少年罪犯依恋分析第31-32页
        5.1.3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分析第32-34页
    5.2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与自我概念、依恋类型的相关分析第34-35页
        5.2.1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与自我概念相关分析第34-35页
        5.2.2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与依恋类型相关分析第35页
    5.3 青少年罪犯自我概念、依恋类型对解释风格的回归分析第35-37页
6 讨论第37-41页
    6.1 青少年罪犯的解释风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7-38页
        6.1.1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的性别差异第37页
        6.1.2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第37页
        6.1.3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在父母婚姻上的差异第37-38页
    6.2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与自我概念、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第38-39页
        6.2.1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第38页
        6.2.2 青少年罪犯解释风格与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第38-39页
    6.3 青少年罪犯的自我概念、依恋类型对解释风格的预测作用第39页
    6.4 建议第39-40页
    6.5 结论与展望第40-41页
7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企业混合产权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路由的内容中心网络缓存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