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吹奏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笛子论文

笛曲《牧笛》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9页
第2章《牧笛》的创作背景第9-15页
    2.1 五十年代竹笛艺术发展概括第9-11页
        2.1.1 南北派竹笛艺术发展概况第9-11页
        2.1.2 新派的兴起第11页
    2.2《牧笛》的创作基础第11-12页
        2.2.1 刘炽的双人舞音乐《牧笛》第11-12页
        2.2.2 人民群众渴望感情的抒发第12页
    2.3《牧笛》创作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第12-15页
第3章《牧笛》的创作特征第15-21页
    3.1《牧笛》的调式调性第15-16页
    3.2“南北”派技巧的融合第16-17页
    3.3 演奏技巧的创新第17-18页
        3.3.1 超吹指法1的独创第17页
        3.3.2 气震音的创新第17-18页
        3.3.3 滑音的创新第18页
        3.3.4 半孔音技巧的独创第18页
    3.4 强烈的情感表达第18-20页
    3.5 浓郁的民族韵味第20-21页
第4章《牧笛》的演奏技巧特征分析第21-28页
    4.1 吐音技巧的运用第21-23页
        4.1.1《牧笛》中吐音技巧与“南北”派吐音技巧对比第21-22页
        4.1.2《牧笛》中“舌点”音技巧的运用第22-23页
    4.2 气震音技巧的运用第23-25页
        4.2.1 南北派气震音技巧运用的特点第23-24页
        4.2.2《牧笛》气震音技巧的运用第24-25页
    4.3 半孔音技巧的运用第25页
    4.4 复滑音技巧的运用第25-26页
    4.5 超吹指法1的运用第26-28页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0页
致谢第30-31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表现形式
下一篇:体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成就类运动动词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