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视角下中银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国有商业银行的概念与特征 | 第18页 |
2.1.2 信贷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第18-19页 |
2.1.3 信贷风险管理 | 第19-20页 |
2.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资产管理理论 | 第20页 |
2.2.2 资产负债管理综合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识别与成因分析 | 第24-36页 |
3.1 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概况 | 第24页 |
3.2 财务视角下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识别 | 第24-29页 |
3.2.1 流动性风险识别 | 第24-25页 |
3.2.2 资产质量风险识别 | 第25-27页 |
3.2.3 操作风险识别 | 第27-28页 |
3.2.4 市场风险识别 | 第28-29页 |
3.3 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 第29-34页 |
3.3.1 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 | 第29-30页 |
3.3.2 资产质量风险成因分析 | 第30-32页 |
3.3.3 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 第32-33页 |
3.3.4 市场风险成因分析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评价 | 第36-46页 |
4.1 信贷风险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38页 |
4.1.1 信贷风险财务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6页 |
4.1.2 信贷风险财务评价指标选取 | 第36-38页 |
4.2 信贷风险财务评价模型构建 | 第38-43页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8-41页 |
4.2.2 计算风险分数 | 第41-43页 |
4.3 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财务评价结果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加强中国银行双鸭山分行信贷风险控制的措施 | 第46-52页 |
5.1 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6-47页 |
5.1.1 降低信贷资产增速 | 第46页 |
5.1.2 优化资产结构 | 第46-47页 |
5.2 资产质量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7-48页 |
5.2.1 加强贷前对企业财务状况调查工作 | 第47页 |
5.2.2 重视贷后企业财务报表监测 | 第47-48页 |
5.2.3 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及管理 | 第48页 |
5.3 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48-50页 |
5.3.1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 第48-49页 |
5.3.2 培育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 第49页 |
5.3.3 搭建财务风险信息交流平台 | 第49-50页 |
5.4 市场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