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1.3.1 主要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概述第23-37页
    2.1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含义、内容和特点第23-27页
        2.1.1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含义第23-24页
        2.1.2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内容第24-26页
        2.1.3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特点第26-27页
    2.2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及思考第27-29页
        2.2.1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发展阶段第27-28页
        2.2.2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发展历程的思考第28-29页
    2.3 农村中小学“和”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第29-32页
        2.3.1 确立农村中小学生的和谐价值观第29-30页
        2.3.2 推动传统“和”文化的发展第30-31页
        2.3.3 营造和谐的农村环境第31-32页
    2.4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理论支撑第32-37页
        2.4.1 中华传统“和”文化理论是研究的理论渊源第32-33页
        2.4.2 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理论是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3-34页
        2.4.3 中小学生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理论是研究的理论依据第34-35页
        2.4.4 中小学生教育规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理论是研究的理论指导第35-36页
        2.4.5 人的社会化理论是研究的理论借鉴第36-37页
第3章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第37-51页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第37-40页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7页
        3.1.2 调查问卷的分析第37-40页
    3.2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有效做法第40-41页
        3.2.1 开展教师培训以提高其“和”素养第40页
        3.2.2 精编教材以丰富“和”精神培育的载体第40-41页
        3.2.3 构建校园文化以优化“和”精神培育的环境第41页
    3.3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3.3.1 农村中小学生对“和”精神的认识不准确第41-42页
        3.3.2 农村家长对孩子“和”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第42-44页
        3.3.3 农村学校对学生“和”精神培育的目标不明确第44-45页
        3.3.4 农村社会“和”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健全第45-46页
        3.3.5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内容不完整第46页
    3.4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所存问题的原因第46-51页
        3.4.1 农村中小学生自身动力弱化第47页
        3.4.2 农村家庭生活质量普遍偏低第47-49页
        3.4.3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欠佳第49页
        3.4.4 农村社会环境的不良引诱第49-50页
        3.4.5 农村中小学生课程间的独立脱节第50-51页
第4章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原则及路径第51-62页
    4.1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原则第51-56页
        4.1.1 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1-52页
        4.1.2 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2-53页
        4.1.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3-54页
        4.1.4 层次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4-55页
        4.1.5 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5-56页
    4.2 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培育的途径第56-62页
        4.2.1 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和”精神自我培育意识第56-57页
        4.2.2 提高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第57-58页
        4.2.3 强化农村中小学校“和”精神培育的效果第58-59页
        4.2.4 倡导和谐的农村社会风尚第59-60页
        4.2.5 加强农村中小学生课程类型的连贯衔接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件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基于现代学校制度下的特色学校创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