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新种质创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水稻纹枯病症状 | 第10页 |
1.2.2 水稻纹枯病菌 | 第10页 |
1.2.3 纹枯病致病因子 | 第10-11页 |
1.2.4 水稻纹枯病的抗病机理 | 第11-13页 |
1.3 抗纹枯病水稻育种现状 | 第13页 |
1.4 水稻抗纹枯病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4.1 抗真菌蛋白基因 | 第13-15页 |
1.4.2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 第15-17页 |
1.4.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5.1 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1.1 转基因水稻材料 | 第20页 |
2.1.2 双价转基因表达载体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31页 |
2.2.1 质粒DNA提取 | 第20-21页 |
2.2.2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检测 | 第21-23页 |
2.2.3 Southern Blot分析 | 第23-25页 |
2.2.4 RNA提取及RT-PCR检测 | 第25-26页 |
2.2.5 Western Blot分析 | 第26-28页 |
2.2.6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28-30页 |
2.2.7 侧翼序列反向PCR克隆 | 第30-3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1-53页 |
3.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PCR鉴定 | 第31-32页 |
3.2 转基因系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分析 | 第32-36页 |
3.2.1 目的基因拷贝数分析 | 第32-35页 |
3.2.2 筛选标记基因拷贝数分析 | 第35-36页 |
3.3 转基因系中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6-39页 |
3.4 转基因系中GAFP2蛋白表达分析 | 第39-40页 |
3.5 转基因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40-44页 |
3.5.1 T2代混合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40-41页 |
3.5.2 T4代纯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41-44页 |
3.6 转基因株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第44-47页 |
3.7 部分转基因株系外源基因插入位置分析 | 第47-53页 |
4 小结讨论 | 第53-56页 |
4.1 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新种质创制 | 第53-54页 |
4.2 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靶基因插入位置分析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