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宋代女性词乐的美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34页
    一、研究内容第9-14页
    二、研究价值第14-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研究现状第16-34页
第一章 宋代背景与女性生活第34-46页
    第一节 宋代背景第34-40页
        一、社会背景第34-36页
        二、文化背景第36-37页
        三、音乐景观第37-40页
    第二节 女性生活第40-46页
        一、社会角色第40-42页
        二、地位衰落第42-44页
        三、生活追忆第44-46页
第二章 宋代词乐与女性词人第46-90页
    第一节 宋代词乐第46-70页
        一、概念阐释第46-51页
        二、词与乐的关系第51-59页
        三、宋代词乐的发展与特点第59-70页
        四、现代词家对词律现象的考察第70页
    第二节 女性词人第70-74页
        一、官妇女性词人第71-72页
        二、平民女性词人第72-73页
        三、歌妓词人第73-74页
    第三节 宋代女性词乐的创作与演唱第74-79页
        一、宋代女性词乐的创作第74-76页
        二、宋代女性词乐的演唱第76-79页
    第四节 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为例第79-90页
        一、词谱中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第79-80页
        二、译谱中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第80-90页
第三章 宋代女性词乐中的形象塑造第90-104页
    第一节 宋代女性词乐中的女性形象第90-93页
        一、歌伎词乐中的女性形象第90-91页
        二、闺情词乐中的女性形象第91-93页
    第二节 宋代女性词乐中的男性形象第93-104页
        一、官妇词乐中的男性形象第93-95页
        二、歌妓词乐中的男性形象第95-99页
        三、宫怨词乐中的男性形象第99-104页
第四章 宋代女性词乐的美学特征第104-113页
    第一节 灵动婉曲柔韧隽永第104-108页
        一、情文融一的审美立意第104-105页
        二、虚实回环的辨证思维第105-106页
        三、言像意象的动态整合第106-107页
        四、悲愁驱动的结构制因第107-108页
    第二节 寓理帅气空疏平淡第108-113页
        一、情理入于性理第108-110页
        二、细音入于娇柔第110-113页
第五章 宋代女性词乐的美学追求第113-128页
    第一节 精神美第113-117页
        一、三教融合的精神美第114-116页
        二、词乐创造的自由美第116-117页
    第二节 意象美第117-124页
        一、词乐中的“月”意象第118-119页
        二、词乐中的“楼”意象第119-121页
        三、词乐中的“梅”意象第121-124页
    第三节 音乐美第124-128页
        一、词乐的节奏美第124-125页
        二、词乐的韵律美第125-126页
        三、词乐的叠字双声美第126-128页
余论第128-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8页
作者简介第138-139页
后记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
下一篇: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Notch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