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意象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9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确定第9-10页
        (一)意象第9页
        (二)诗词第9页
        (三)诗词教学第9页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9-10页
        (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词鉴赏”部分内容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8页
        (一)对意象理论的研究第11-12页
        (二)对诗词教学现状的研究第12-14页
        (三)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取诗词的研究第14-18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页
    五、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一章 诗词教学重视意象的理论基础第19-38页
    第一节 意象的理论概述第19-26页
        一、意象的概念界定第19-21页
        二、意象的分类第21-22页
        三、意象的特点第22-26页
    第二节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诗词意象分析第26-34页
        一、涵盖中外,囊括古今第26-28页
        二、唐诗宋词,绝领风骚第28页
        三、典型意象,具体赏析第28-34页
    第三节 从意象入手是诗词教学的最佳途径第34-37页
        一、诗词的特点决定应分析意象第34-35页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决定当感悟意象第35-36页
        三、学生审美心理规律和能力决定需鉴赏意象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二章 意象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第38-51页
    第一节 意象解读对诗词教学的促进作用第38-41页
        一、意象解读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意蕴第38-39页
        二、意象解读更能突出诗词教学的美学价值第39-40页
        三、意象解读有利于构建诗词教学的流程第40-41页
    第二节 意象解读在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一、文学素养不高,缺乏有效的意象解读方法第42-43页
        二、意象积累不足,缺乏正确的诗词鉴赏方式第43-45页
        三、角色定位不准,缺少互动的诗词教学模式第45-46页
    第三节 意象解读在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6-50页
        一、“人”的意识淡薄第46-47页
        二、功利之风盛行第47-48页
        三、文化观念趋俗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意象解读在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第51-68页
    第一节 以意象为前提,循序渐进,实施有效的诗词教学方法第51-58页
        一、借鉴常用的诗境呈现模式来鉴赏意境第51-54页
        二、掌握合理的鉴赏流程来感悟诗情第54-55页
        三、选择科学的阅读结构模式来推动意象教学第55-58页
    第二节 以意象为纽带,博览精思,掌握正确的诗词鉴赏方式第58-64页
        一、积累意象,于阅读中感受第59-60页
        二、由实入虚,感悟留白艺术第60-61页
        三、以意逆志,整体品味意境第61-64页
    第三节 以意象为核心,师生共进,创造互动式诗词教学课堂第64-67页
        一、教师应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化为鉴赏者第64-65页
        二、学生应由局外人转向为局内人第65-66页
        三、师生应从复制者转化为创造者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后记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数学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问题链教学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物理生活化促进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