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我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0页
    1.1 辣椒种质资源研究第13-14页
        1.1.1 辣椒起源第13页
        1.1.2 辣椒传播第13-14页
        1.1.3 辣椒分类第14页
        1.1.4 辣椒种质资源的收集第14页
    1.2 辣椒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4-16页
        1.2.1 形态学法第14-15页
        1.2.2 细胞学法第15页
        1.2.3 生化标记法第15页
        1.2.4 分子标记法第15-16页
    1.3 核心种质研究第16-18页
        1.3.1 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第17-18页
            1.3.1.1 数据的收集第17页
            1.3.1.2 分组原则第17-18页
            1.3.1.3 取样比例的确定以及组内取样策略第18页
    1.4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辣椒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0-31页
    2.1 试验材料第20-21页
        2.1.1 供试材料第20-21页
    2.2 试验方法第21-22页
        2.2.1 SSR分型第21-22页
        2.2.2 数据分析第22页
            2.2.2.1 位点多样性统计第22页
            2.2.2.2 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第22页
            2.2.2.3 遗传结构分析第2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2.3.1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2-24页
        2.3.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24页
        2.3.3 我国辣椒资源的进化树分析第24-27页
        2.3.4 两个亚群的多样性比较分析第27页
        2.3.5 我国辣椒资源的地理分布第27-28页
        2.3.6 两个亚群的果型分布第28-29页
    2.4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辣椒资源核心种质构建第31-35页
    3.1 试验材料第31页
        3.1.1 供试材料第31页
    3.2 试验方法第31页
        3.2.1 SSR分析第31页
        3.2.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3.3.1 预测核心种质最佳样本量第31-34页
    3.4 讨论第34-35页
第四章 我国辣椒种质资源pvr2基因多态性分析第35-41页
    4.1 试验材料第35页
        4.1.1 试验材料第35页
    4.2 试验方法第35-36页
        4.2.1 pvr2基因序列获得第35页
        4.2.2 exon1~exon5扩增及测序第35-36页
        4.2.3 序列分析第3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4.3.1 pvr2-eIF4E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第36-37页
        4.3.2 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地理分布研究第37-38页
        4.3.3 不同群体间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第38-39页
        4.3.4 与PVY抗性相关核心种质构建第39页
    4.4 讨论第39-41页
第五章 云南地方辣椒品种“涮辣”和“雀辣”的植物学分类第41-47页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5.1.1 试验材料第41-42页
        5.1.2 园艺性状分类方法第42页
        5.1.3 分子分型分类方法第4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5.2.1“涮辣”与“雀辣”的园艺性状分类第42-43页
        5.2.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43-44页
        5.2.3 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第44-45页
    5.3 讨论第45-47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附录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马酸二甲酯/交联壳聚糖微球的研究及其在荔枝保鲜中的应用
下一篇:柑橘CsGABP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及互作蛋白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