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奶油木霉BM48-3纤维二糖水解酶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7页
    1.1 燃料乙醇第10-13页
        1.1.1 国内生物乙醇的发展情况第11-12页
        1.1.2 国外生物乙醇的发展情况与消费现状第12-13页
    1.2 木质纤维素第13-14页
    1.3 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过程第14-15页
        1.3.1 预处理第14-15页
        1.3.2 水解纤维素第15页
        1.3.3 发酵生产乙醇第15页
    1.4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15-21页
        1.4.1 纤维素酶的来源第15-16页
        1.4.2 纤维素酶的分类及命名第16-18页
        1.4.3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第18-20页
        1.4.4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第20-21页
    1.5 纤维素酶基因在外源宿主中的表达第21-25页
        1.5.1 细菌宿主第21-22页
        1.5.2 真菌宿主第22-25页
        1.5.3 动物细胞宿主第25页
        1.5.4 无细胞表达第25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7页
        1.6.1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5-26页
        1.6.2 本实验的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7-41页
    2.1 材料第27-28页
        2.1.1 质粒及菌株第27-28页
        2.1.2 培养基、溶液和抗生素的配制第28页
    2.2 方法第28-41页
        2.2.1 Tcce17A完整DNA序列的克隆第28-29页
        2.2.2 Tcce17A cDNA序列的克隆第29-31页
        2.2.3 包含Tcce17A的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第31-34页
        2.2.4 包含Tcce17A的重组毕赤酵母的表达第34-36页
        2.2.5 TcCe17A酶学特性的研究第36-4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1-60页
    3.1 纤维素降解真菌BM48-3的Tcce17A完整DNA序列的克隆第41-42页
        3.1.1 真菌BM48-3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1页
        3.1.2 真菌BM48-3的Tccel7A完整DNA序列的克隆第41-42页
    3.2 纤维素降解真菌BM48-3的Tccel7A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第42-47页
        3.2.1 丝状真菌总RNA的提取第42-43页
        3.2.2 真菌BM48-3的Tccel7A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第43-47页
    3.3 BM48-3的Tccel7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47-60页
        3.3.1 重组毕赤酵母GXN a A4831和GXN9K4831的构建第47页
        3.3.2 重组转化子的鉴定第47-48页
        3.3.3 重组毕赤酵母GXN9K4831的Tccel7A诱导表达第48-50页
        3.3.4 重组毕赤酵母酶活力的测定第50页
        3.3.5 重组毕赤酵母GXN9K4831-16胞外表达产物的鉴定第50-52页
        3.3.6 重组蛋白TcCel7A的纯化第52页
        3.3.7 重组毕赤酵母酶学特性的分析第52-60页
第四章 讨论第60-68页
    4.1 出发菌株、基因的选择第60页
    4.2 纤维二糖水解酶Ⅰ基因的表达第60-64页
        4.2.1 宿主的选择第60-61页
        4.2.2 毕赤酵母宿主菌株的选择第61-62页
        4.2.3 载体选择第62页
        4.2.4 转化效率第62-63页
        4.2.5 G418浓度梯度筛选多拷贝重组酵母第63页
        4.2.6 高密度培养第63-64页
        4.2.7 密码子优化第64页
    4.3 纤维二糖水解酶Ⅰ酶学特性的讨论第64-68页
        4.3.1 TcCel7A的最适pH、温度以及动力学常数K_m、V_(max)的讨论第64-66页
        4.3.2 螯合剂、表面活性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TcCel7A的影响的讨论第66页
        4.3.3 TcCel7A的底物特异性和水解产物鉴定结果的讨论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附录一 培养基配方第79-80页
附录二 溶液和抗生素的配制第80-82页
附录三 载体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匍枝筋骨草悬浮培养中β-蜕皮甾酮的积累与代谢调控
下一篇: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低温条件下深黄被孢霉M6-22基因的表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