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2.1 盈余质量评价研究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1 从财务特征角度出发评价盈余质量第14-17页
        2.1.2 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评价盈余质量第17-19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第19-20页
第3章 盈余质量评价理论分析第20-24页
    3.1 盈余质量的定义第20页
    3.2 盈余质量的特征第20-22页
    3.3 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第4章 盈余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第24-34页
    4.1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第24-26页
        4.1.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第24页
        4.1.2 国家火炬计划概况第24-25页
        4.1.3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特征第25-26页
        4.1.4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因素第26页
    4.2 盈余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第26-34页
        4.2.1 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第26-27页
        4.2.2 主成分分析法第27-28页
        4.2.3 指标选取原则第28-29页
        4.2.4 指标解释第29-34页
第5章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与非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实证分析第34-60页
    5.1 基本思路第34页
    5.2 样本选择第34页
    5.3 实证分析第34-43页
        5.3.1 主成分分析适宜性判断及数据预处理第34-35页
        5.3.2 公因子共同度分析第35-36页
        5.3.3 总方差的解释第36-37页
        5.3.4 主成分载荷矩阵第37-41页
        5.3.5 计算各主成分得分第41-42页
        5.3.6 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第42-43页
    5.4 高新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盈余质量对比分析第43-56页
        5.4.1 盈余质量分析第43-46页
        5.4.2 高新与非高新质量特征对比第46-56页
    5.5 稳健性检验第56-60页
结论及建议第60-62页
    研究结论第60页
    对策及建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基于信息披露传导机制的审计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