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众包平台接包方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猪八戒网为例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社会认知理论 | 第17-18页 |
2.1.2 自我决定理论 | 第18-19页 |
2.1.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页 |
2.1.4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 | 第19-20页 |
2.2 众包研究综述 | 第20-28页 |
2.2.1 众包的内涵与界定 | 第20-22页 |
2.2.2 众包的类型 | 第22-23页 |
2.2.3 众包的兴起及其动因 | 第23-24页 |
2.2.4 众包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2.5 众包接包方动机与行为研究 | 第25-28页 |
3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第28-38页 |
3.1 研究模型相关因素分析及假设提出 | 第28-34页 |
3.1.1 众包平台促进因素对接包方行为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接包方信任对接包方行为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3 参与动机对接包方行为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4 调节变量的相关推导 | 第32-33页 |
3.1.5 研究模型及其假设 | 第33-34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34-38页 |
3.2.1 变量测量 | 第34-36页 |
3.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6页 |
3.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4 数据分析 | 第38-56页 |
4.1 样本描述统计 | 第38-41页 |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1-46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41-42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42-46页 |
4.3 研究假设检验 | 第46-53页 |
4.3.1 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4.3.2 回归分析 | 第47-53页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4.4.1 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4.2 自我效能感知调节作用分析 | 第55-56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5.2 管理建议 | 第57-58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58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