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概况论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儿童观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2-31页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缘由第12-13页
        1.1.2 意义第13-14页
    1.2 概念界定第14-16页
        1.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14页
        1.2.2 儿童第14-15页
        1.2.3 儿童观第15页
        1.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儿童文学作品第15-16页
    1.3 文献综述第16-30页
        1.3.1 国内文献综述第16-23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23-29页
        1.3.3 研究反思第29-30页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30-31页
        1.4.1 研究目的第30页
        1.4.2 研究方法第30-31页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第31-50页
    2.1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儿童第32-38页
        2.1.1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儿童形象第32-35页
        2.1.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儿童形象第35-36页
        2.1.3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儿童观第36-38页
    2.2 《绿野仙踪》中的儿童第38-40页
        2.2.1《绿野仙踪》中的儿童形象第39页
        2.2.2 《绿野仙踪》中的儿童观第39-40页
    2.3 《秘密花园》中的儿童第40-44页
        2.3.1 《秘密花园》中的儿童形象第40-42页
        2.3.2 《秘密花园》中的儿童观第42-44页
    2.4 《黑珍珠》中的儿童第44-47页
        2.4.1 《黑珍珠》中的儿童形象第44-45页
        2.4.2 《黑珍珠》中的儿童观第45-47页
    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第47-50页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研究运动中的儿童观第50-72页
    3.1 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第50-54页
        3.1.1 儿童研究运动兴起的原因第50-51页
        3.1.2 儿童研究运动的过程第51-52页
        3.1.3 儿童研究运动取得的主要成果第52-54页
    3.2 儿童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霍尔的儿童观第54-62页
        3.2.1 霍尔儿童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第54-56页
        3.2.2 霍尔的儿童观第56-61页
        3.2.3 霍尔儿童观的影响第61-62页
    3.3 杜威的儿童观第62-68页
        3.3.1 本能是儿童发展的原动力第62-63页
        3.3.2 儿童的学习基于直接经验第63-64页
        3.3.3 “兴趣”和“自由”是杜威儿童观的核心概念第64-67页
        3.3.4 儿童的“未成熟状态”蕴含无限潜能第67-68页
        3.3.5 “整体儿童”的概念第68页
    3.4 儿童研究运动的儿童观及其价值第68-72页
        3.4.1 儿童研究运动中的儿童观第68-69页
        3.4.2 儿童研究运动中儿童观的价值第69-72页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中的儿童观第72-86页
    4.1 社会政策中的儿童观第73-77页
        4.1.1 提高雇佣年龄的童工立法第73-75页
        4.1.2 美国儿童联邦保护的开端——白宫会议第75-76页
        4.1.3 设立“儿童年”——第二次白宫会议第76-77页
        4.1.4 社会政策中的儿童观第77页
    4.2 学校生活中的儿童观第77-82页
        4.2.1 进步主义学校中的儿童第78-79页
        4.2.2 传统学校中的儿童第79-80页
        4.2.3 童工和农业劳动力雇佣对学校出勤率的影响第80-82页
    4.3 家庭生活中的儿童观第82-83页
    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中的儿童观第83-86页
5 多维视野中的儿童观比较第86-96页
    5.1 观念世界中的儿童观比较第86-90页
        5.1.1 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比较第87-89页
        5.1.2 文学作品与科学研究中的儿童观比较第89-90页
    5.2 观念世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儿童观比较第90-92页
    5.3 儿童观的张力及其价值第92-96页
        5.3.1 儿童观的张力第92-93页
        5.3.2 儿童观的价值第93-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现状调查研究--基于重庆沙坪坝区小学的调查
下一篇:幼儿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验证及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