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某市人民医院大楼的基坑施工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2 基坑施工影响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 工程背景介绍 | 第16-24页 |
2.1 地质勘察报告 | 第16-18页 |
2.1.1 场地工程条件 | 第16页 |
2.1.2 地质构造及土层力学参数 | 第16-17页 |
2.1.3 地下水 | 第17-18页 |
2.2 基坑支护设计 | 第18-19页 |
2.2.1 设计思路 | 第18页 |
2.2.2 设计取值 | 第18页 |
2.2.3 典型剖面 | 第18-19页 |
2.3 问题与总结 | 第19-20页 |
2.4 测氡仪原理 | 第20-21页 |
2.4.1 放射性元素-氡 | 第20页 |
2.4.2 测量原理 | 第20-21页 |
2.5 确定地下洞室位置 | 第21-23页 |
2.5.1 试验方案 | 第21页 |
2.5.2 试验步骤 | 第21-22页 |
2.5.3 数据采集 | 第22页 |
2.5.4 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数值模拟分析 | 第24-33页 |
3.1 Midas/GTS软件 | 第24-27页 |
3.1.1 简介 | 第24页 |
3.1.2 适用领域 | 第24-25页 |
3.1.3 功能模块 | 第25页 |
3.1.4 软件高校版特点 | 第25-26页 |
3.1.5 分析理论 | 第26-27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3.2.1 岩土体本构模型 | 第27页 |
3.2.2 岩土体参数的选取 | 第27-28页 |
3.2.3 单元模型 | 第28-31页 |
3.3 分析工况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基坑现场监测 | 第33-39页 |
4.1 基坑监测任务 | 第33页 |
4.2 监测依据和技术规范 | 第33页 |
4.3 监测原则及方法 | 第33-34页 |
4.4 监测项目具体要求 | 第34-37页 |
4.5 注意事项及报警值 | 第37-38页 |
4.6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 第3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 第39-50页 |
5.1 围护墙体最大侧移值 | 第39-41页 |
5.2 周边地表沉降与建筑沉降测点变形规律 | 第41-42页 |
5.3 围护墙顶部测点沉降值 | 第42-43页 |
5.4 地表最大沉降与围护墙最大侧移关系 | 第43页 |
5.5 锚索内力分析 | 第43-44页 |
5.6 周边建筑物变形分析 | 第44-48页 |
5.6.1 沉降原因分析 | 第47页 |
5.6.2 规律总结 | 第47-4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6 1 | 第50-61页 |
6.1 外科楼裂缝 | 第50-51页 |
6.2 1 | 第51-52页 |
6.3 1 | 第52-53页 |
6.4 1 | 第53-54页 |
6.5 1 | 第54-55页 |
6.6 地下洞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第55-57页 |
6.7 加固措施 | 第57-60页 |
6.7.1 未探明地下洞室 | 第57-58页 |
6.7.2 已探明地下洞室 | 第58-60页 |
6.7.3 具体实施步骤 | 第60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结论 | 第61-6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图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