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施工、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

海口地区泵送混凝土强度与超声波声速及低应变波速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超声测强第10-11页
        1.1.1 概述第10页
        1.1.2 超声测强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 基桩低应变第11-13页
        1.2.1 概述第11页
        1.2.2 低应变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应用价值第13-14页
        1.3.1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的价值第13-14页
2 超声测强与基桩低应变原理及两者波速相关性第14-24页
    2.1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依据第14-15页
    2.2 超声波基本理论第15-19页
        2.2.1 振动与波第15-16页
        2.2.2 超声波波动方程第16-17页
        2.2.3 超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第17-18页
        2.2.4 混凝土超声检测中的波速第18-19页
    2.3 超声测强原理及测试方法第19-20页
        2.3.1 超声测强原理第19-20页
        2.3.2 超声测强测试方法第20页
    2.4 低应变反射波法原理第20-22页
        2.4.1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模型第20-21页
        2.4.2 低应变测试原理第21-22页
    2.5 超声波与低应变波相关性第22-24页
        2.5.1 应力波第22-23页
        2.5.2 超声波速与低应变波速相关性第23-24页
3 全国超声回弹测强曲线在海口地区验证第24-28页
    3.1 全国超声回弹统一测强曲线第24-25页
    3.2 全国超声回弹统一测强曲线验证第25-27页
        3.2.1 超声回弹压力试验第25-26页
        3.2.2 误差计算第26-27页
    3.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海口地区泵送混凝土强度与超声波声速相关性试验第28-34页
    4.1 试验原材料第28页
    4.2 试验配合比设计第28-29页
    4.3 试件制作与养护第29-30页
        4.3.1 试件制作第29页
        4.3.2 拌合物坍落度试验第29页
        4.3.3 试件养护第29-30页
    4.4 试验设备第30-31页
    4.5 试块测试第31-33页
        4.5.1 超声试验第31-33页
        4.5.2 抗压强度试验第33页
    4.6 小结第33-34页
5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4-47页
    5.1 原始数据记录第34-41页
    5.2 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第41-42页
        5.2.1 异常值概念第41-42页
        5.2.2 格拉布斯法检出异常数据第42页
    5.3 测试数据分析第42-45页
        5.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第42-44页
        5.3.2 超声波声速发展规律第44-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6 超声波及低应变波速与混凝土强度相关性建立第47-64页
    6.1 回归分析第47-49页
        6.1.1 概述第47页
        6.1.2 Origin软件介绍第47页
        6.1.3 Origin拟合回归方程结果评价第47-49页
    6.2 混凝土强度-声速关系曲线拟合第49-54页
        6.2.1 不同龄期混凝土f-v曲线拟合第49-51页
        6.2.2 7天龄期f-v曲线拟合第51-53页
        6.2.3 28天龄期f-v曲线拟合第53-54页
    6.3 海口地区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第54-61页
        6.3.1 测强曲线建立第54-55页
        6.3.2 测强曲线误差分析第55-56页
        6.3.3 测强曲线验证第56-59页
        6.3.4 各因素对检测参数的影响第59-61页
        6.3.5 超声测强曲线适用条件第61页
    6.4 海口地区泵送混凝土低应变波速与强度关系第61-63页
        6.4.1 7天龄期低应变波速第62页
        6.4.2 28天龄期低应变波速第62-63页
    6.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7.1 结论第64-65页
    7.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优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复杂条件下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某市人民医院大楼的基坑施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