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汇率决定及影响主体间博弈的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2.1 汇率决定理论 | 第20-23页 |
2.1.1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 第20-21页 |
2.1.2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 第21-23页 |
2.2 博弈论分析法 | 第23-25页 |
2.2.1 博弈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2.2.2 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2.3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主体 | 第25-31页 |
2.3.1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2.3.2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体及其作用 | 第28-30页 |
2.3.3 汇率影响主体间的博弈对汇率水平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3章 各影响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第31-48页 |
3.1 中国政府同外国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 第31-35页 |
3.1.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 第31-32页 |
3.1.2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 第32-33页 |
3.1.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 第33-35页 |
3.1.4 两主体间博弈分析的基本结论 | 第35页 |
3.2 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的博弈分析 | 第35-44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3.2.2 博弈模型分析 | 第36-43页 |
3.2.3 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间博弈的基本结论 | 第43-44页 |
3.3 中国政府与公众的 KMRW 声誉博弈模型分析 | 第44-48页 |
3.3.1 KMRW 声誉博弈模型的假设 | 第44页 |
3.3.2 KMRW 声誉博弈模型的分析 | 第44-46页 |
3.3.3 KMRW 声誉博弈模型的基本结论 | 第46-48页 |
第4章 日本 20 世纪 70-90 年代日元汇率变动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 第48-55页 |
4.1 分析背景 | 第48-49页 |
4.2 日元汇率变动过程中的博弈结果借鉴 | 第49-55页 |
4.2.1 政府与外国投资者间的博弈结果借鉴 | 第49-50页 |
4.2.2 政府与公众间的博弈结果借鉴 | 第50-51页 |
4.2.3 日本政府与外国政府间的博弈结果借鉴 | 第51-52页 |
4.2.4 日元汇率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 第52-55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5.1 人民币汇率须在稳定中渐进浮动 | 第55-56页 |
5.1.1 人民币汇率稳定是经济现状的要求 | 第55页 |
5.1.2 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公众的心声 | 第55页 |
5.1.3 人民币汇率的渐进浮动将是趋势 | 第55-56页 |
5.2 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以及改革利用外资政策 | 第56页 |
5.2.1 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 | 第56页 |
5.2.2 改革利用外资政策 | 第56页 |
5.3 积极保持政府在公众中的声誉 | 第56-57页 |
5.4 坚持汇率政策自主权与改革我国经济结构双管齐下 | 第57-59页 |
5.4.1 坚持汇率政策的自主权 | 第57页 |
5.4.2 积极改革我国经济结构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