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论文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3.1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 第15页 | 
| 1.3.2 比较分析方法 | 第15页 | 
| 1.3.3 实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第2章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2.1.1 合议、合议制与合议庭 | 第17页 | 
| 2.1.2 合议庭运行机制 | 第17-18页 | 
| 2.2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2.2.1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构成 | 第18-19页 | 
| 2.2.2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特征 | 第19页 | 
| 2.3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功能及缺陷 | 第19-20页 | 
| 2.3.1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功能 | 第19-20页 | 
| 2.3.2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固有缺陷 | 第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各环节的现状与问题 | 第21-34页 | 
| 3.1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启动环节 | 第21-23页 | 
| 3.1.1 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启动环节现状 | 第21-22页 | 
| 3.1.2 当前民事审判合议庭启动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3.1.3 影响民事审判合议庭机制合理启动的原因 | 第23页 | 
| 3.2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审理环节 | 第23-26页 | 
| 3.2.1 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审理环节现状 | 第23-24页 | 
| 3.2.2 当前民事审判合议庭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3.2.3 影响民事审判合议庭对案件审理的原因 | 第25-26页 | 
| 3.3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评议环节 | 第26-29页 | 
| 3.3.1 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评议环节现状 | 第26-27页 | 
| 3.3.2 当前民事审判合议庭评议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 3.3.3 影响民事审判合议庭对案件评议的原因 | 第28-29页 | 
| 3.4 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裁判环节 | 第29-32页 | 
| 3.4.1 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裁判环节现状 | 第29-30页 | 
| 3.4.2 当前合议庭裁判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 3.4.3 影响合议庭合理裁判的因素 | 第31-3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对一些国家相关机制的分析借鉴 | 第34-41页 | 
| 4.1 德国的混合合议庭 | 第34-36页 | 
| 4.1.1 德国的混合合议庭简介 | 第34-36页 | 
| 4.1.2 对德国混合合议庭的分析评价 | 第36页 | 
| 4.2 美国的陪审合议庭 | 第36-38页 | 
| 4.2.1 美国的陪审合议庭简介 | 第36-38页 | 
| 4.2.2 对美国陪审合议庭的分析评价 | 第38页 | 
| 4.3 日本地方法院合议制 | 第38-39页 | 
| 4.3.1 日本地方法院合议制简介 | 第38-39页 | 
| 4.3.2 对日本地方法院合议制的分析评价 | 第39页 | 
| 4.4 对完善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运行机制的启示 | 第39-40页 | 
| 4.4.1 扩大独任制审判的适用范围 | 第39-40页 | 
| 4.4.2 完善陪审制度 | 第4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5章 对我国民事审判合议庭机制健康运行的思考 | 第41-54页 | 
| 5.1 合议庭运行机制的高效性设计 | 第41-43页 | 
| 5.1.1 明确合议制的适用范围 | 第41页 | 
| 5.1.2 规范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的流程 | 第41-43页 | 
| 5.2 合议庭运行机制的流畅性设计 | 第43-46页 | 
| 5.2.1 设置合议法官 | 第43-44页 | 
| 5.2.2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44-46页 | 
| 5.3 合议庭运行机制的规范性设计 | 第46-48页 | 
| 5.3.1 细化完善评议规则 | 第46-48页 | 
| 5.3.2 改革考评机制 | 第48页 | 
| 5.4 合议庭运行机制的稳定性设计 | 第48-53页 | 
| 5.4.1 实行合议庭负责制 | 第48-50页 | 
| 5.4.2 避免不恰当的行政干预 | 第50-5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