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1.2.1 国外公共债务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文献梳理 | 第14-20页 |
1.2.2 拉美债务危机背景介绍与相关文献梳理 | 第20-21页 |
1.2.3 欧债危机相关背景介绍与文献梳理 | 第21-22页 |
1.2.4 关于DSGE模型文献梳理 | 第22-23页 |
1.2.5 我国公共债务风险相关文献梳理 | 第23-27页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27-30页 |
1.3.1 研究思路图 | 第27页 |
1.3.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27-2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30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第2章 公共债务风险内生性的相关假设 | 第32-44页 |
2.1 公债风险内生性假设的提出 | 第32-33页 |
2.2 模型化的表述 | 第33-39页 |
2.2.1 债务模型设定 | 第33-37页 |
2.2.2 内生性风险的模型化表述 | 第37-39页 |
2.3 内生性因素的理论支撑探究 | 第39-44页 |
2.3.1 赤字偏好扩张 | 第40-41页 |
2.3.2 赤字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下降 | 第41-44页 |
第3章 债务风险内生性假设的相关案例分析与证伪 | 第44-92页 |
3.1 上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分析 | 第44-58页 |
3.1.1 拉美债务危机的背景 | 第44-51页 |
3.1.2 债务积累与危机爆发过程 | 第51-53页 |
3.1.3 拉美债务危机的内生性分析 | 第53-58页 |
3.2 欧债危机分析 | 第58-86页 |
3.2.1 欧债危机的背景 | 第58-67页 |
3.2.2 债务积累与爆发过程 | 第67-77页 |
3.2.3 欧债危机的内生性分析 | 第77-86页 |
3.3 拉美与欧洲两场危机的比较分析 | 第86-92页 |
3.3.1 两次危机的不同点 | 第87-88页 |
3.3.2 两次危机的相同点 | 第88-92页 |
第4章 内生性债务风险的宏观效应研究 | 第92-106页 |
4.1 模型的构建 | 第93-99页 |
4.2 债务内生性的模型模拟 | 第99-106页 |
第5章 我国公共债务风险的内生性分析 | 第106-133页 |
5.1 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与现状 | 第106-111页 |
5.1.1 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历史的简述 | 第106-109页 |
5.1.2 “新常态”背景下的我国经济现状 | 第109-111页 |
5.2 我国公共债务背景阐述 | 第111-115页 |
5.2.1 我国公债历史简述 | 第111-113页 |
5.2.2 经济危机后我国公债风险状态的新变化 | 第113-115页 |
5.3 我国债务风险的内生性分析 | 第115-133页 |
5.3.1 赤字偏好 | 第116-122页 |
5.3.2 政府投资比例 | 第122-123页 |
5.3.3 公共资本产出弹性 | 第123-133页 |
第6章 欧洲和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与我国债务风险的比较分析 | 第133-141页 |
6.1 内生性因素比较分析 | 第133-137页 |
6.1.1 赤字偏好对比分析 | 第133-134页 |
6.1.2 财政投资比例对比分析 | 第134-135页 |
6.1.3 公共资本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第135-137页 |
6.2 内生性因素形成原因的比较分析 | 第137-141页 |
6.2.1 赤字偏好形成原因对比分析 | 第137-138页 |
6.2.2 财政投资比例变化原因对比分析 | 第138-139页 |
6.2.3 公共资本产出弹性变化原因对比分析 | 第139-141页 |
第7章 我国债务风险内生性启示与治理路径 | 第141-150页 |
7.1 内生性债务风险因素对我国的启示 | 第141-143页 |
7.1.1 提防政治不稳定 | 第141-142页 |
7.1.2 防范福利赶超 | 第142页 |
7.1.3 妥善处理腐败问题 | 第142-143页 |
7.2 债务风险内生性的治理路径 | 第143-150页 |
7.2.1 赤字偏好的治理 | 第143-145页 |
7.2.2 财政投资保持适当比例 | 第145-147页 |
7.2.3 增加公共资本产出弹性 | 第147-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9页 |
后记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