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档案管理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策略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3.2 实地调查法第15页
        1.3.3 案例研究法第15-16页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概述第16-23页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和特点第16-18页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第16-17页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第17-18页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18-19页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可行性第18页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必要性第18-19页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含义和建档对象第19-20页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含义第19-20页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对象第20页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原则第20-23页
        2.4.1 及时性原则第20-21页
        2.4.2 真实性原则第21页
        2.4.3 系统性原则第21页
        2.4.4 保护性原则第21-22页
        2.4.5 主动性原则第22-23页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3-31页
    3.1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现状第23-28页
        3.1.1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第23-25页
        3.1.2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经验第25-27页
        3.1.3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的不足第27-28页
    3.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3.2.1 尚无统一建档标准第28页
        3.2.2 非遗档案集中保存程度低第28-29页
        3.2.3 公众参与度不高第29页
        3.2.4 缺乏档案部门的专业指导第29页
        3.2.5 信息化程度较低第29-30页
        3.2.6 非遗传承人档案收集难度较大第30-31页
第4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策略第31-42页
    4.1 加快建档标准建设进程第31-32页
        4.1.1 把《非遗法》作为非遗建档标准建设的基础第31-32页
        4.1.2 吸收多元主体参与非遗建档标准建设第32页
        4.1.3 把握非遗建档标准中的重点第32页
    4.2 加强非遗档案的收集第32-33页
        4.2.1 积极拓宽收集渠道第33页
        4.2.2 不断进行史料挖掘第33页
    4.3 建立非遗建档工作协调机制第33-35页
        4.3.1 积极发挥档案部门的作用第33-34页
        4.3.2 积极吸纳社会组织的参与第34-35页
        4.3.3 积极依托学校壮大非遗建档力量第35页
    4.4 鼓励公众广泛参与非遗建档工作第35-36页
        4.4.1 重视非遗宣传工作第35-36页
        4.4.2 拓宽公众提供非遗档案材料的渠道第36页
    4.5 提高非遗建档工作信息化程度第36-38页
        4.5.1 加快现存档案的数字化进度第37页
        4.5.2 提高新建档案的电子化程度第37-38页
        4.5.3 推进非遗档案利用的网络化水平第38页
    4.6 强化非遗传承人建档工作第38-42页
        4.6.1 积极做好传承人档案的征集工作第39页
        4.6.2 运用新技术进行非遗传承人建档工作第39页
        4.6.3 建立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第39-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国记容铭文的整理与研究
下一篇:唐山皮影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