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记容铭文的整理与研究
凡例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緒論 | 第12-16页 |
1.1 研究材料簡介 | 第12页 |
1.2 選題意義 | 第12-13页 |
1.3 研究現狀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三晉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16-39页 |
2.1 魏國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16-27页 |
2.1.1“(?)” | 第18-19页 |
2.1.2“(?)” | 第19-20页 |
2.1.3“(月才)” | 第20-21页 |
2.1.4“(?)” | 第21-22页 |
2.1.5 上官 | 第22-24页 |
2.1.6 小結 | 第24-27页 |
2.2 韓國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27-32页 |
2.2.1“(?)” | 第28-29页 |
2.2.2“(月朱)” | 第29-30页 |
2.2.3“(?)” | 第30页 |
2.2.4 小結 | 第30-32页 |
2.3 趙國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32-33页 |
2.4 東周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33-37页 |
2.4.1“公朱” | 第33-35页 |
2.4.2“(?)客” | 第35-37页 |
2.4.3 小結 | 第37页 |
2.5 中山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37-38页 |
2.6 三晉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綜述 | 第38-39页 |
第3章 齊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39-45页 |
3.1 田齊新量豆、區、釜、鍾的進位關係 | 第39-41页 |
3.2 小結 | 第41-45页 |
第4章 秦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45-49页 |
4.1“尊” | 第46页 |
4.2 小結 | 第46-49页 |
第5章 燕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49-56页 |
5.1“受” | 第49-50页 |
5.2“(?)” | 第50-52页 |
5.3“(?)” | 第52-55页 |
5.4“反” | 第55页 |
5.5 小結 | 第55-56页 |
第6章 楚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 | 第56-58页 |
第7章 結語 | 第58-59页 |
引用書目簡稱表 | 第59-60页 |
參考文獻 | 第60-64页 |
附錄 | 第64-95页 |
致謝 | 第95-96页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