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12页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 第14-17页 |
一、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 | 第14页 |
二、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 | 第14-15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终身教育思潮 | 第15页 |
(二)教育价值论 | 第15-16页 |
(三)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 | 第16页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问题及分析 | 第17-21页 |
一、主体权责不明确,利益驱动不足 | 第17页 |
二、目标定位不一致,共育人才观念不强 | 第17-19页 |
三、资源共享不充分,培养环节衔接不到位 | 第19-20页 |
四、缺乏稳定、有效的过程监管机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外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第21-25页 |
一、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第21页 |
二、英国“三明治”模式 | 第21页 |
三、日本“官产学”模式 | 第21页 |
四、德国“双元制”模式 | 第21-22页 |
五、澳大利亚“TAFE”模式 | 第22页 |
六、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5页 |
第四章 推进和完善我国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对策 | 第25-33页 |
一、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第25-26页 |
(一)主动性原则 | 第25页 |
(二)整体性原则 | 第25页 |
(三)主体性原则 | 第25-26页 |
(四)实践性原则 | 第26页 |
二、明确校企合作的价值与目标 | 第26-27页 |
三、完善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第27-28页 |
(一)修订当前继续教育法律法规 | 第27页 |
(二)出台校企合作专项配套法规 | 第27-28页 |
四、构建校企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 第28-30页 |
(一)搭建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第28-29页 |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第29页 |
(三)关联校企教育教学基地 | 第29-30页 |
五、强化行业组织的监管和协作 | 第30-31页 |
六、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