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树立的主要榜样及其精神特点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主要榜样 | 第16-23页 |
一、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 | 第16-18页 |
二、干劲十足的劳动英雄 | 第18-20页 |
三、前仆后继的战斗英雄 | 第20-22页 |
四、贴近生活的文艺团体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主要榜样的精神特点 | 第23-26页 |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第23-24页 |
二、不怕牺牲、奋勇杀敌 | 第24页 |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成就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 | 第26-29页 |
一、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 第26页 |
二、竞赛表彰,鼓舞人心 | 第26-27页 |
三、反复教育,品质长存 | 第27-28页 |
四、缅怀英烈,传承精神 | 第28页 |
五、反复规劝,重塑人生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榜样教育的成果 | 第29-33页 |
一、物质成果 | 第30页 |
二、精神成果 | 第30-31页 |
三、制度成果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主要经验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政策支持的基本经验 | 第33-34页 |
一、物质鼓励 | 第33-34页 |
二、精神鼓励 | 第34页 |
第二节 榜样选择的基本经验 | 第34-35页 |
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第34-35页 |
二、渗透各个领域,发掘各色人才 | 第35页 |
三、重视负面典型,做到治病救人 | 第35页 |
第三节 榜样教育与再教育方法的基本经验 | 第35-38页 |
一、榜样示范法 | 第36页 |
二、社会实践法 | 第36页 |
三、自我教育法 | 第36-37页 |
四、实事求是法 | 第37-38页 |
五、反复教育法 | 第38页 |
第四节 榜样宣传的基本经验 | 第38-42页 |
一、宣传内容要切合实际 | 第38-39页 |
二、宣传方式要灵活多样 | 第39页 |
三、宣传工作要讲究艺术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时代启示 | 第42-56页 |
第一节 榜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一、榜样教育的现状 | 第42-43页 |
二、榜样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新时期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第44-56页 |
一、完善榜样选择与宣传机制 | 第45-47页 |
二、构建多元化的榜样教育模式 | 第47-51页 |
三、创新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 | 第51-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1:作者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