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板坯连铸论文

Q345C宽厚坯连铸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宽厚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0-11页
        1.1.1 国外宽厚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第10页
        1.1.2 国内宽厚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1.2 连铸坯质量的控制第11-13页
    1.3 板坯连铸凝固传热理论第13-19页
        1.3.1 连铸坯凝固传热特点第13-14页
        1.3.2 结晶器内的凝固与传热第14-15页
        1.3.3 二冷区和空冷区的凝固传热第15-19页
    1.4 铸坯在凝固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第19页
    1.5 连铸数值模拟的现状第19-20页
    1.6 选题背景、模拟工具、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0-21页
        1.6.1 选题背景第20页
        1.6.2 模拟工具—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第20-21页
        1.6.3 研究方法第21页
        1.6.4 研究内容第21页
    1.7 本章小结第21-22页
2 连铸板坯凝固过程传热模型和热力耦合应力模型的建立第22-32页
    2.1 连铸板坯凝固过程传热模型的建立第22-27页
        2.1.1 传热模型的基本假设及控制方程第22-23页
        2.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23-25页
        2.1.3 凝固传热的物性参数第25-27页
    2.2 热力耦合应力模型的建立第27-31页
        2.2.1 基本假设第27-28页
        2.2.2 热弹塑性力学方程和塑性理论第28-29页
        2.2.3 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第29-30页
        2.2.4 ANSYS 中热应力耦合应力模型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板坯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第32-54页
    3.1 物理模型描述第32-33页
        3.1.1 板坯连铸机结构示意图第32-33页
        3.1.2 连铸机技术参数第33页
    3.2 利用模拟软件 ANSYS 进行凝固传热数值模拟第33-39页
        3.2.1 网格的划分和时间步长的确定第34页
        3.2.2 结晶器内热流密度的计算第34-36页
        3.2.3 二冷区换热系数的计算第36-39页
    3.3 板坯凝固传热过程模拟结果第39-53页
        3.3.1 拉速为 1.0m/min 温度场模拟第39-46页
        3.3.2 不同连铸工艺对铸坯凝固温度和坯壳厚度生长的影响第46-52页
        3.3.3 实测温度和模拟温度的比较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板坯凝固过程应力场数值模拟第54-73页
    4.1 应力分析前处理过程第54页
    4.2 二维板坯连铸凝固过程应力场分析第54-72页
        4.2.1 拉速 1.0m/min 铸坯凝固应力分析第54-58页
        4.2.2 拉速 1.0m/min 典型位置凝固应力场分析第58-65页
        4.2.3 拉速对铸坯角部坯壳凝固收缩及等效塑性应力应变的影响第65-68页
        4.2.4 过热度对铸坯坯壳等效应力应变及凝固收缩的影响第68-70页
        4.2.5 改变二冷水量对铸坯角部等效塑性应力应变和凝固收缩的影响。第70-72页
    4.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裂隙岩体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航天器一次电源系统叠层升压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