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3-27页 |
1.1 航天器电源系统 | 第13-14页 |
1.2 电源调节器 | 第14-17页 |
1.3 电流连续型变换器 | 第17-21页 |
1.3.1 高阶变换器 | 第18-19页 |
1.3.2 叠层升压变换器 | 第19-21页 |
1.4 SBC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4.1 电路拓扑 | 第21-24页 |
1.4.2 变压器漏感对于电流尖峰的影响 | 第24页 |
1.4.3 影响SBC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24-25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2 独立电感SBC拓扑的研究 | 第27-67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独立电感SBC拓扑的基本结构 | 第27-30页 |
2.3 独立电感SBC拓扑的基本单元 | 第30-35页 |
2.4 独立电感SBC拓扑的生成 | 第35-49页 |
2.4.1 独立电感V-SBC1拓扑 | 第35-38页 |
2.4.2 独立电感C-SBC1拓扑 | 第38-44页 |
2.4.3 独立电感C-SBC2拓扑 | 第44-49页 |
2.5 独立电感SBC的特性分析与比较 | 第49-55页 |
2.5.1 效率分析 | 第49-50页 |
2.5.2 小信号特性分析 | 第50-54页 |
2.5.3 独立电感SBC特性的比较 | 第54-55页 |
2.6 实验验证及性能比较 | 第55-64页 |
2.6.1 独立电感推挽V-SBC1变换器 | 第56-59页 |
2.6.2 独立电感推挽C-SBC1变换器 | 第59-61页 |
2.6.3 独立电感推挽C-SBC2变换器 | 第61-6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3 耦合电感SBC拓扑的研究 | 第67-91页 |
3.1 引言 | 第67页 |
3.2 耦合电感SBC拓扑的基本结构 | 第67-68页 |
3.3 耦合电感SBC拓扑的基本单元 | 第68-69页 |
3.4 耦合电感SBC拓扑的生成 | 第69-82页 |
3.4.1 耦合电感C-SBC1拓扑 | 第70-74页 |
3.4.2 耦合电感C-SBC2拓扑 | 第74-82页 |
3.5 生成拓扑的特性分析与比较 | 第82-83页 |
3.6 实验验证及性能比较 | 第83-89页 |
3.6.1 推挽Vc-c-c1-2变换器 | 第84-87页 |
3.6.2 耦合电感推挽C-SBC2变换器 | 第87-8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4 变压器漏感对于SBC稳态性能的影响 | 第91-113页 |
4.1 引言 | 第91页 |
4.2 SBC及ADD ON SMART变换器电流尖峰的分析 | 第91-102页 |
4.2.1 电流特性1的分析 | 第92-95页 |
4.2.2 电流特性2的分析 | 第95-99页 |
4.2.3 电流特性3的分析 | 第99-100页 |
4.2.4 电流特性4的分析 | 第100-102页 |
4.3 影响电流尖峰的主要因素 | 第102-104页 |
4.4 等效电流采样法 | 第104-105页 |
4.5 等效电流采样法引起的电流采样误差分析 | 第105-107页 |
4.6 实验验证 | 第107-11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0-113页 |
5 输出电容对于SBC的影响 | 第113-133页 |
5.1 引言 | 第113页 |
5.2 三电容结构推挽Iv-s-v1变换器的开环小信号建模 | 第113-118页 |
5.3 三电容结构推挽Iv-s-v1变换器音频敏感度与输入阻抗分析 | 第118-122页 |
5.4 单电容结构推挽Iv-s-v1变换器的提出 | 第122-124页 |
5.5 两种电容结构推挽Iv-s-v1变换器的特性比较 | 第124-126页 |
5.6 实验验证 | 第126-13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6 结论 | 第133-137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 第133-134页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34-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5页 |
附录A | 第145-14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7-15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