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立论依据(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3页 |
(四) 论文思路框架 | 第13-14页 |
一、城市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 社区和城市社区 | 第14页 |
2. 社区治理 | 第14-15页 |
(二) 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治理理论 | 第15-17页 |
2.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7页 |
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4.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8页 |
(三) 居民参与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1. 居民参与的内涵 | 第18-19页 |
2. 城市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关联 | 第19-20页 |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 社区居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热情不高 | 第20页 |
2. 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均有限,且效果欠佳 | 第20-21页 |
3. 参与制度化渠道不畅、组织化程度较低 | 第21页 |
4. 社区治理各主体关系难以理顺 | 第21-22页 |
(二) 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1. 宏观分析 | 第22-23页 |
2. 行动个体分析 | 第23-24页 |
3. 文化的分析 | 第24-26页 |
三、国内外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第26-32页 |
(一) 国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 第26-28页 |
1. 社区治理有法可依 | 第26页 |
2. 社区组织参与程度高、作用大 | 第26-27页 |
3. 参与主体责任理念和以人为本 | 第27-28页 |
4. 多渠道的资金投入 | 第28页 |
(二) 国内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 第28-32页 |
1. 提供社区自治平台,创新参与机制 | 第28-29页 |
2. 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3. 城市社区的居民再组织模式 | 第30-32页 |
四、推动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32-43页 |
(一) 外部环境方面 | 第32-36页 |
1. 转变政府观念,规范政府职能 | 第32-33页 |
2.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同时增强回应度 | 第33-34页 |
3. 培育中介组织,完善参与组织形式 | 第34页 |
4. 拓宽参与渠道,加强参与制度化建设 | 第34-35页 |
5. 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 第35-36页 |
(二) 内在机制方面 | 第36-39页 |
1. 培育社区意识是根本 | 第36-37页 |
2. 强化公民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参与能力 | 第37页 |
3. 培育社会资本,促进共同利益社区化 | 第37-39页 |
(三) 明晰社区网络组织的关系格局 | 第39-43页 |
1. 建立居委会与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互动关系新模式 | 第39-40页 |
2. 处理好居委会与居民的关系 | 第40页 |
3. 理清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以及居委会的关系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