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基本理论 | 第11-25页 |
一、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具体内容 | 第12-21页 |
(一) 时间层面的诉讼促进义务 | 第13-16页 |
(二) 事实发现层面的诉讼促进义务 | 第16-21页 |
三、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在不同国家的规定及适用 | 第21-25页 |
(一) 德国 | 第21-22页 |
(二) 美国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必要性 | 第25-33页 |
一、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产生的背景 | 第25-31页 |
(一) 自由型诉讼观向社会型诉讼观的转变要求确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 第25-26页 |
(二)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兴起要求确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 第26-29页 |
(三) 诚实信用原则在诉讼法中的运用要求确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 第29-31页 |
二、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制度价值 | 第31-33页 |
(一) 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保障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 | 第31页 |
(二) 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 第31-32页 |
(三) 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增进诉讼主体的沟通、实现纠纷的有效解决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 第33-43页 |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现状 | 第33-36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33-36页 |
(二) 司法现状 | 第36页 |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完善 | 第36-43页 |
(一) 建立答辩失权制度 | 第37-38页 |
(二) 完善证据失权制度 | 第38-39页 |
(三) 完善缺席判决制度 | 第39-40页 |
(四) 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 | 第40页 |
(五) 完善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其他问题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