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鸡Ii与B-L基因表达产物的细胞定位与结合活性特征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常用中英文缩写词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 MHC研究概况第12-17页
        1.1 MHC分子的起源第12页
        1.2 B-F/B-L分子结构第12-16页
            1.2.1 B-F分子的结构第13-14页
            1.2.2 B-L分子的结构第14-15页
            1.2.3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作用特性第15-16页
        1.3 MHC分子的分布第16-17页
            1.3.1 MHC I类分子的分布第16页
            1.3.2 MHC II类分子的分布第16-17页
    2 MHC II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第17-21页
        2.1 MHC II类分子的主要功能第17-18页
        2.2 Ii链的生物学功能第18-21页
            2.2.1 Ii链对MHC II分子呈递抗原过程中的协助作用第18-20页
            2.2.2 Ii链促进B细胞的分化、成熟第20页
            2.2.3 Ii链与MHC II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引言第21-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40页
    1.1 实验材料第22-26页
        1.1.1 实验动物第22页
        1.1.2 质粒和菌株第22页
        1.1.3 酶类及相关试剂第22页
        1.1.4 主要试剂配制第22-25页
            1.1.4.1 培养细菌所用溶液第22-23页
            1.1.4.2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第23页
            1.1.4.3 制备感受态细胞试剂第23页
            1.1.4.4 SDS-PAGE电泳所用试剂第23-24页
            1.1.4.5 Weston-Bloting实验相关试剂第24-25页
            1.1.4.6 融合蛋白提取与纯化所需溶液第25页
            1.1.4.7 细胞培养所需试剂第25页
        1.1.5 主要仪器第25-26页
    1.2 鸡Ii、B-LA和B-LB基因的原核表达第26-37页
        1.2.1 鸡Ii、B-LA和B-LB基因片段的克隆第26-29页
            1.2.1.1 鸡Ii、B-LA和B-LB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第27-28页
            1.2.1.2 鸡Ii、B-LA和B-LB基因片段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28-29页
        1.2.2 鸡Ii、B-LA和B-LB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9-34页
            1.2.2.1 p EGFP-C1、p EGFP-N1、p GEX-4T-1、p ET-28 质粒的抽提第29页
            1.2.2.2 鸡Ii、B-LA和B-LB基因重组片段的双酶切第29-30页
            1.2.2.3 双酶切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30页
            1.2.2.4 鸡Ii和B-L基因片段分别与载体p EGFP-C1、p EGFP-N1、p GEX-4T-1、p ET-28a的连接第30-32页
            1.2.2.5 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2页
            1.2.2.6 重组质粒p GEX-4T1C-Ii、p EGFP-C1-Ii、p ET-28a-B-LA、p EGFP-N1-B-LA和p ET-28a-B-LB、p EGFP-N1-B-LB的转化第32页
            1.2.2.7 阳性菌的筛选与鉴定第32-33页
            1.2.2.8 重组质粒的抽提第33页
            1.2.2.9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33-34页
        1.2.3 连接载体p GEX-4T-1 和p ET-28a的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4页
        1.2.4 含有GST和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的提取与纯化第34-37页
            1.2.4.1 含有GST和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条件优化第34-35页
            1.2.4.2 含有GST和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第35页
            1.2.4.3 融合蛋白GST-Ii、His/B-LA和His/B-LB的大量提取与纯化第35-37页
    1.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抗体效价测定第37-40页
        1.3.1 动物免疫第37页
        1.3.2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7页
        1.3.3 细胞培养、转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与免疫印迹实验第37-38页
        1.3.4 鸡Ii基因与B-L基因在原核细胞的共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ing验证其产物的结合第38-40页
            1.3.4.1 鸡Ii基因与B-L基因在原核细胞的共表达第38页
            1.3.4.2(SDS-)PAGE及免疫印迹验证其产物的结合第38-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51页
    2.1 鸡Ii、B-L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40-41页
        2.1.1 鸡Ii、B-LA和B-LB基因的克隆及原核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第40页
        2.1.2 鸡Ii、B-LA、B-LB重组质粒测序鉴定第40-41页
    2.2 连接载体p GEX-4T-1 和p ET-28a的基因的原核表达第41页
    2.3 含有GST和His标签的融合蛋白提取与纯化鉴定第41-45页
        2.3.1 含有GST和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41-44页
        2.3.2 含有GST和His标签融合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第44页
        2.3.3 融合蛋白纯化效果鉴定与浓度测定第44-45页
    2.4 抗原肽免疫学特性分析第45-47页
        2.4.1 鸡Ii、B-LA和B-LB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定位第45-46页
        2.4.2 各基因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分子的免疫学特征第46-47页
    2.5 鸡Ii基因与B-L基因在原核细胞的共表达及检测第47-51页
        2.5.1 鸡Ii和B-LA、B-LB基因共转化的鉴定第47-48页
        2.5.2 Pull-down挂柱法纯化和检测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第48-50页
        2.5.3 免疫印迹实验验证B-LA和B-LB分子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3页
    3.1 选择不同抗性及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和p GEX-4T-1 的重要性第51页
    3.2 应用GST-Pull-down法能够获得His/B-LA和His/B-LB复合物第51页
    3.3 复性后的Ii、B-LA和B-LB具有天然蛋白分子的结构第51-52页
    3.4 原核表达的鸡Ii、B-LA和B-LB分子可以应用于研究它们的互相结合第52-53页
4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 Study on the Role of Context in L2 Reading
下一篇:AvBD2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及其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