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集群知识治理研究--基于治理机制的视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问题提出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20页
        1.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8页
        1.2.2 研究内容与写作结构第18-19页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3 主要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22-32页
    2.1 理论基础第22-26页
        2.1.1 创新理论第22-24页
        2.1.2 组织理论第24-25页
        2.1.3 治理理论第25-26页
    2.2 集群知识问题研究第26-28页
    2.3 集群治理研究第28-29页
    2.4 知识治理研究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32-42页
    3.1 集群知识治理的核心问题——治理机制第32-35页
        3.1.1 集群知识治理的内涵第32-34页
        3.1.2 治理机制是治理的核心问题第34页
        3.1.3 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的分类第34-35页
    3.2 集群知识活动的内部治理机制第35-38页
        3.2.1 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第36页
        3.2.2 契约治理机制的研究问题第36-37页
        3.2.3 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问题第37-38页
    3.3 集群知识活动的外部治理机制第38-40页
        3.3.1 政府治理的必要性第38-39页
        3.3.2 影响政府治理角色定位的因素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一个分析框架第40-42页
第四章 影响集群知识活动的契约治理机制第42-56页
    4.1 知识识别阶段的逆向选择问题第42-45页
        4.1.1 以技术转让为例的逆向选择问题描述第42-43页
        4.1.2 信号博弈的基本假设及博弈过程第43-44页
        4.1.3 博弈均衡分析及启示第44-45页
    4.2 知识获取阶段的道德风险问题第45-50页
        4.2.1 以技术转让为例的道德风险问题描述第45-46页
        4.2.2 最优激励合同的基本假设第46-47页
        4.2.3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激励第47-49页
        4.2.4 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激励及启示第49-50页
    4.3 知识利用阶段的参与者风险偏好问题第50-55页
        4.3.1 创新集群参与者对知识共享的风险态度第50-51页
        4.3.2 集群参与者风险态度与收益的博弈分析第51-54页
        4.3.3 风险态度对参与者合作形式的影响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影响集群知识活动的关系治理机制第56-79页
    5.1 社会资本对集群知识转移机会和动机的影响第56-59页
        5.1.1 创新集群参与者知识转移的机会与动机第56-57页
        5.1.2 社会性互动对集群知识转移机会的影响第57页
        5.1.3 信任对集群知识转移动机的影响第57-58页
        5.1.4 共享愿景对集群知识转移动机的影响第58-59页
    5.2 信任和声誉机制对集群知识共享过程的激励第59-67页
        5.2.1 影响创新集群知识共享的隐性激励机制第59-61页
        5.2.2 激励集群知识共享的信任机制第61-63页
        5.2.3 激励集群知识共享的声誉机制第63-66页
        5.2.4 信任和声誉对集群参与者知识共享的激励作用第66-67页
    5.3 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第67-77页
        5.3.1 研究设计第67-71页
        5.3.2 数据搜集第71页
        5.3.3 分析结果第71-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影响集群知识活动的政府治理及其角色定位第79-103页
    6.1 产业差异对地方政府治理角色定位的影响第79-83页
        6.1.1 直接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第79-80页
        6.1.2 资助强度对直接资助净效应的影响第80-82页
        6.1.3 技术机会对直接资助净效应的影响第82-83页
    6.2 集群生命周期对地方政府治理角色定位的影响第83-88页
        6.2.1 各阶段知识活动特点第83-84页
        6.2.2 各阶段知识活动对公共品的需求第84-85页
        6.2.3 各阶段地方政府治理角色定位第85-88页
    6.3 常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和光伏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第88-101页
        6.3.1 研究设计第89-92页
        6.3.2 数据搜集第92-93页
        6.3.3 分析结果第93-101页
    6.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第103-106页
    7.1 研究结论第103-104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6页
附录1 “关系治理机制”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第116-118页
附录2 “政府治理角色”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第118-121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形几何的彩色纹理图像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新型铱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