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发现 | 第10页 |
1.2 MITF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1.3 MITF的转录调控、转录后修饰和信号通路 | 第11-14页 |
1.4 MITF调控的靶基因 | 第14-15页 |
1.5 MITF与黑色素形成的关系 | 第15-17页 |
1.5.1 MITF突变与黑色素的缺失 | 第15-16页 |
1.5.2 MITF调控黑色素的形成 | 第16-17页 |
1.7 MITF-M与黑色素细胞的生存 | 第17-18页 |
1.8 MITF与动物毛色的关系 | 第18-19页 |
2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33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9-22页 |
3.1.1 菌株和载体 | 第19-20页 |
3.1.2 试验样品和细胞系 | 第20页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3.1.4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3.1.5 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3.1.6 生物信息学网站和分析软件 | 第2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2-33页 |
3.2.1 猪MITF-M转录调控区域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2-25页 |
3.2.2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 | 第25页 |
3.2.3 PCR、酶切产物回收与连接 | 第25-27页 |
3.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3.2.5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7-28页 |
3.2.6 质粒提取 | 第28-29页 |
3.2.7 细胞培养 | 第29-30页 |
3.2.8 细胞转染 | 第30-31页 |
3.2.9 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 第31页 |
3.2.10 B16细胞RNA提取 | 第31-32页 |
3.2.11 cDNA的制备 | 第32页 |
3.2.12 定量PCR | 第32-3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4.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3-34页 |
4.2 猪MITF-M基因5'端调控序列克隆与测序 | 第34页 |
4.3 猪MITF-M转录调控区域序列分析 | 第34-37页 |
4.3.1 猪MITF-M基因5'端调控序列保守性分析 | 第34-35页 |
4.3.2 转录调控区域核心活性区的预测 | 第35页 |
4.3.3 CpG岛的预测 | 第35-36页 |
4.3.4 MITF-M转录调控区域MEME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4.4 猪MITF-M转录调控区域重组载体构建结果 | 第37-38页 |
4.5 MITF-M转录调控区域5'缺失载体转染及荧光素活性检测 | 第38-40页 |
4.6 MITF-M转录调控区域转录因子预测 | 第40页 |
4.7 KLF4调控MITF-M转录调控区域的转录活性 | 第40-42页 |
5. 讨论 | 第42-46页 |
5.1 猪MITF-M调控区域序列的获得 | 第42-43页 |
5.2 缺失片段的选择和克隆 | 第43页 |
5.3 甲基化对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43页 |
5.4 转录因子对MITF-M转录调控区域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5.5 KLF4对MITF-M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附件1:猪MITF-M基因转录调控区序列 | 第58-62页 |
附件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