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述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2 国有森工企业现状及问题剖析 | 第16-24页 |
2.1 国有森工企业现状 | 第16-19页 |
2.1.1 国有森工企业的巨大贡献 | 第16-17页 |
2.1.2 森林资源现状 | 第17页 |
2.1.3 林产工业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2.1.4 国有林区现状 | 第18-19页 |
2.2 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现状 | 第19-21页 |
2.3 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2.3.1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产品生产仍搅在一起,不适应林业生产的发展 | 第21页 |
2.3.2 国有森林资产产权不明晰,政府职能混乱 | 第21-22页 |
2.3.3 国有森工企业进入市场有难度 | 第22-23页 |
2.3.4 国有森工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 | 第23页 |
2.4 研究结论 | 第23-24页 |
3 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3.1 林业新定位 | 第24页 |
3.2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第24-25页 |
3.3 专业化分工-协作与林业产业化理论 | 第25-26页 |
3.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8页 |
3.5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8-30页 |
4 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设计 | 第30-45页 |
4.1 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30页 |
4.2 森林资源培育管理体制设计 | 第30-38页 |
4.2.1 公益林经营管理体制 | 第31-34页 |
4.2.1.1 公益林管理体制设计 | 第31-32页 |
4.2.1.2 公益林经营管理运作措施 | 第32-33页 |
4.2.1.3 公益林经营管理的法规体系 | 第33-34页 |
4.2.2 商品林经营企业管理体制 | 第34-38页 |
4.2.2.1 商品林经营发展的巨大潜力 | 第34-35页 |
4.2.2.2 商品林经营企业管理体制设计 | 第35-36页 |
4.2.2.3 商品林经营企业运作措施 | 第36-38页 |
4.3 林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 第38-43页 |
4.3.1 木材采运企业管理体制 | 第38-39页 |
4.3.2 林产工业企业管理体制 | 第39-43页 |
4.3.2.1 林产工业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 | 第40-41页 |
4.3.2.2 林产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设计 | 第41-42页 |
4.3.2.3 林产工业企业运营措施 | 第42-43页 |
4.4 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产品生产的关系 | 第43-45页 |
4.4.1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产品生产的差异 | 第43页 |
4.4.2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产品生产的联系 | 第43-45页 |
5 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环境基础 | 第45-50页 |
5.1 理顺政企关系,确保国有森工企业产权明晰 | 第45页 |
5.2 国有森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机制的健全 | 第45-48页 |
5.2.1 森工企业进入市场采取不同的方式 | 第46-47页 |
5.2.2 进一步转换机制,开放市场 | 第47-48页 |
5.3 建立健全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第48-50页 |
5.3.1 财政补助 | 第48页 |
5.3.2 公益林的建设费用由受益者承担 | 第48-49页 |
5.3.3 税收附加 | 第49页 |
5.3.4 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