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6-25页 |
1.1 动态子结构在系统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第6-11页 |
1.1.1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特点 | 第6-7页 |
1.1.2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优点 | 第7-8页 |
1.1.3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发展状态综述 | 第8-11页 |
1.2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11-14页 |
1.3 经典模态综合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4-20页 |
1.4 键合图理论简介及其发展动向 | 第20-22页 |
1.5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重点及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1.5.1 本文研究的工作背景及其目的 | 第22-23页 |
1.5.2 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5.4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基于键合图方法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研究 | 第25-51页 |
2.1 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生成 | 第25-27页 |
2.1.1 描述结构常有的变量 | 第25页 |
2.1.2 功率流的选择和因果关系 | 第25-26页 |
2.1.3 元件的键合图模性 | 第26-27页 |
2.1.4 列写状态空间方程 | 第27页 |
2.2 键合图在结构模态分析上的研究 | 第27-34页 |
2.2.1 基于键合图在模态分析上的理论推导 | 第27-32页 |
2.2.2 算例分析 | 第32-34页 |
2.3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 第34-41页 |
2.3.1 基于键合图方法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推导 | 第34-38页 |
2.3.2 算例分析 | 第38-41页 |
2.4 可缩减为三个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研究 | 第41-47页 |
2.4.1 理论分析 | 第42-45页 |
2.4.2 算例分析 | 第45-47页 |
2.5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的改进 | 第47-50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基于键合图法的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研究 | 第51-67页 |
3.1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的研究 | 第51-52页 |
3.2 基于键合图法的固定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法理论推导 | 第52-58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58-61页 |
3.4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的改进 | 第61-66页 |
3.4.1 主模态坐标的缩减 | 第63-64页 |
3.4.2 界面坐标的缩减 | 第64-65页 |
3.4.3 改进的Ritz基缩减 | 第65页 |
3.4.4 改进方法的对比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键合图法的组合结构系统分析法研究 | 第67-76页 |
4.1 多自由度系统的机械阻抗与导纳 | 第67-68页 |
4.2 机械阻抗子结构方法 | 第68-70页 |
4.3 机械导纳子结构方法 | 第70-71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71-72页 |
4.5 主系统和子系统组合结构的研究 | 第72-75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75-76页 |
第五章 仿真及试验对比研究 | 第76-84页 |
5.1 试验模态综合技术的研究 | 第76-78页 |
5.2 试验模态综合结果与分析 | 第78-83页 |
5.2.1 试验目的及方案 | 第78-80页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0-83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83-8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