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创新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国外对校外艺术教育的研究 | 第13-17页 |
二、我国青少年艺术教育和校外教育研究状况 | 第17-20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21页 |
二、经验反思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第22-33页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含义及作用 | 第22-25页 |
一、艺术教育的含义 | 第22-23页 |
二、艺术教育的作用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价值 | 第25-33页 |
一、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作用 | 第25-28页 |
二、青少年宫艺术教育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载体 | 第28-30页 |
三、青少年宫实施艺术教育有其独特优势 | 第30-33页 |
第三章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目标定位 | 第33-44页 |
第一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40页 |
一、教育定位不明确 | 第33-35页 |
二、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 第35-36页 |
三、教育评价存在功利性取向 | 第36-40页 |
第二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实践的目标 | 第40-44页 |
一、着力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 | 第40-41页 |
二、着力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 | 第41-42页 |
三、着力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 | 第42-43页 |
四、着力发展青少年个性品质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创新路径 | 第44-65页 |
第一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内容创新 | 第44-50页 |
一、丰富审美教育内容,提升青少年素养 | 第44-47页 |
二、渗透德育内容,塑造青少年品格 | 第47-48页 |
三、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拓展青少年视野 | 第48-49页 |
四、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艺术教育实效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方法创新 | 第50-57页 |
一、在艺术教育中让学生体验实践 | 第50-52页 |
二、在艺术教育中创设情境 | 第52-55页 |
三、在艺术教育中营造愉快氛围 | 第55-57页 |
第三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途径创新 | 第57-62页 |
一、紧扣青少年需求,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 第57-58页 |
二、着眼公益事业发展趋势,开展文化艺术志愿服务 | 第58-59页 |
三、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培育青少年文艺社团 | 第59-60页 |
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展网络远程艺术教育 | 第60-62页 |
第四节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评价方式创新 | 第62-65页 |
第五章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创新的条件保障 | 第65-75页 |
第一节 加强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 第65-67页 |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青少年宫阵地设施 | 第65-66页 |
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宫教育事业 | 第66-67页 |
第二节 提升队伍素质,更新教育理念 | 第67-70页 |
一、明确青少年宫教师素质标准 | 第67页 |
二、突出提升青少年宫教师专业素质 | 第67-69页 |
三、提升青少年宫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 第69-70页 |
第三节 推行科学管理,完善服务机制 | 第70-72页 |
一、建立青少年宫科学的用人机制 | 第70-71页 |
二、推行青少年宫目标绩效管理 | 第71页 |
三、推行青少年宫分配制度改革 | 第71-72页 |
第四节 搭建沟通平台,整合多方力量 | 第72-75页 |
一、构建青少年宫系统艺术教育体系 | 第72页 |
二、争取政府对青少年宫教育的投入支持 | 第72-73页 |
三、汇聚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宫艺术教育事业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