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攀蜥属(Japalura)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2页 |
1.1 攀蜥属的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1.1.1 攀蜥属动物的概况 | 第7页 |
1.1.2 攀蜥属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7-10页 |
1.2 分子系统地理研究 | 第10页 |
1.3 攀蜥属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4 本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中国攀蜥属系统发育研究 | 第12-30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2-20页 |
2.1.1 样本采集 | 第12-16页 |
2.1.2 实验步骤 | 第16-18页 |
2.1.3 DNA序列数据处理 | 第18页 |
2.1.4 系统发育关系构建 | 第18-19页 |
2.1.5 外群的选择 | 第19页 |
2.1.6 分子种界定 | 第19-20页 |
2.1.7 分岐年代估算 | 第20页 |
2.2 研究结果 | 第20-30页 |
2.2.1 序列基本信息 | 第20-21页 |
2.2.2 线粒体基因树 | 第21-3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0-38页 |
3.1 中国攀蜥属的物种分类 | 第30-31页 |
3.2 新种讨论 | 第31-34页 |
3.2.1 木里宁蒗物种和德钦霞若物种 | 第31-34页 |
3.3 攀蜥属的分布机制 | 第34-38页 |
3.3.1 横断山避难所理论 | 第34-36页 |
3.3.2 台湾物种的迁移推测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