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四川两所师范高校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1页
    一、研究缘由第10-11页
        (一)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第10页
        (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有积极影响第10-11页
        (三)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现实意义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8页
        (一)国外文献第12-14页
            1.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第12-13页
            2.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第13-14页
        (二)国内文献第14-18页
            1.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第14-15页
            2.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5-16页
            3.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第16-18页
        (三)文献评论第18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社会资本理论第18-19页
        (二)社会资本第19页
        (三)大学生第19页
        (四)就业第19页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页
            1.文献法第20页
            2.调查法第20页
    六、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20-21页
        (一)研究难点第20页
        (二)研究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现状第21-29页
    一、个人社会资本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第21-23页
    二、家庭社会资本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第23-27页
    三、高校社会资本数量较多,利用率低第27-29页
第三章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第29-37页
    一、就业率第29-31页
    二、就业去向第31-34页
        (一)工作单位类型第31页
        (二)单位所在行业第31-32页
        (三)工作职位第32-33页
        (四)工作地分布第33-34页
    三、就业质量第34-37页
        (一)工作与专业相关性第34-35页
        (二)工作的胜任情况第35页
        (三)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第35-37页
第四章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37-56页
    一、社会资本对就业率的影响第37-41页
        (一)社会资本利用对就业率的影响第37-38页
        (二)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率的影响第38-40页
        (三)个人社会资本对就业率的影响第40-41页
    二、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第41-48页
        (一)社会资本利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第41页
        (二)社会资本来源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第41-43页
        (三)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第43-45页
        (四)个人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第45-48页
    三、大学生对利用社会资本就业的看法第48-49页
    四、大学生利用社会资本就业的访谈案例第49-56页
        (一)访谈案例一第50-51页
        (二)访谈案例二第51-53页
        (三)访谈案例三第53-56页
第五章 开拓和利用社会资本的对策建议第56-68页
    一、合理利用个人、家庭和高校社会资本第56-58页
    二、开拓家庭社会资本第58页
    三、开拓个人社会资本第58-62页
        (一)加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校组织第58-60页
        (二)参加培训班或各类竞赛第60页
        (三)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第60-62页
    四、开拓高校社会资本第62-68页
        (一)加大宣传,提高教育水平第62-63页
        (二)开展校企合作第63-65页
        (三)开展高校合作第65-67页
        (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第67-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78页
致谢第78-80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高校教育智库运行机制研究--以X教育研究机构为例
下一篇: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与学习中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