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2 三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与PLC控制系统 | 第12-18页 |
2.1 三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结构 | 第12-13页 |
2.1.1 被控对象 | 第12-13页 |
2.1.2 操控台 | 第13页 |
2.2 PLC控制系统 | 第13-17页 |
2.2.1 PLC硬件系统 | 第14-15页 |
2.2.2 PLC软件系统 | 第15-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基于CompactLogix的串级PID控制方法 | 第18-24页 |
3.1 PID控制基本知识 | 第18-21页 |
3.1.1 PID控制原理 | 第18页 |
3.1.2 PID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 第18-19页 |
3.1.3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第19-21页 |
3.1.4 PID控制的特点 | 第21页 |
3.2 串级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3.2.1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3.2.2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22页 |
3.3 串级PID控制在CompactLogix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2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基于CompactLogix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 第24-44页 |
4.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24-29页 |
4.1.1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4页 |
4.1.2 精确量的模糊化 | 第24-25页 |
4.1.3 数据库 | 第25-27页 |
4.1.4 规则库 | 第27-28页 |
4.1.5 模糊推理与清晰化计算 | 第28-29页 |
4.1.6 模糊控制的特点 | 第29页 |
4.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设计 | 第29-36页 |
4.2.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结构 | 第29页 |
4.2.2 输入、输出变量及其论域 | 第29-30页 |
4.2.3 输入、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 | 第30页 |
4.2.4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第30-33页 |
4.2.5 模糊推理和解模糊设计 | 第33-34页 |
4.2.6 建立控制查询表 | 第34-36页 |
4.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在CompactLogix的实现 | 第36-42页 |
4.3.1 变频器控制程序设计 | 第37-38页 |
4.3.2 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 第38-39页 |
4.3.3 输入量模糊化处理程序设计 | 第39页 |
4.3.4 查询控制表程序设计 | 第39-41页 |
4.3.5 PID控制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4.3.6 系统保护及手自动无扰切换程序设计 | 第42页 |
4.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改进算法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基于CompactLogix的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 第44-58页 |
5.1 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44-51页 |
5.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 第44-45页 |
5.1.2 人工神经网络 | 第45-46页 |
5.1.3 BP神经网络 | 第46-48页 |
5.1.4 RBF神经网络 | 第48-51页 |
5.2 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设计 | 第51-53页 |
5.3 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53-56页 |
5.4 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的改进算法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智能PID方法在水箱液位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58-66页 |
6.1 监控系统设计 | 第58-60页 |
6.2 实验验证 | 第60-65页 |
6.2.1 系统参数变化前的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6.2.2 系统参数变化后的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6.2.3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总结 | 第66页 |
7.2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研究生阶段所发表专利及获奖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