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基于srtA的Lm细胞壁差异蛋白的筛选及lmo2714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全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3-14页
引言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PXTG蛋白及蛋白组学技术研究进展第15-23页
    1.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一般特性第15-16页
    2. 发病机制第16页
    3. 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表面LPXTG蛋白功能概述第16-19页
        3.1 inlA(Lmo0433)第17页
        3.2 inlF第17页
        3.3 inlJ第17页
        3.4 ActA蛋白(Lmo2085)第17-18页
        3.5 Vip(Lmo0320)第18页
        3.6 LapB(Lmo1666)第18页
        3.7 InlH(Lmo0263)第18页
        3.8 其余LPXTG蛋白功能第18-19页
    4. 蛋白组学研究进展[38]第19-23页
        4.1 分离技术第19-20页
        4.2 鉴定技术第20-21页
        4.3 定量技术第21页
        4.4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23页
第二章 试验内容第23-53页
    试验一 变溶菌素(Mutanolysin)酶解Lm细胞壁最佳条件的筛选第23-29页
        1. 材料第24页
            1.1 菌株和试剂第24页
            1.2. 主要仪器第24页
        2. 方法第24-25页
            2.1 菌种活化第24页
            2.2 变溶菌素酶解临床分离株LM90SB2第24-25页
            2.3 原生质体形成率的测定第25页
            2.4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第25页
            2.5 细胞壁表面蛋白的制备及其浓度的测定第25页
        3. 结果第25-27页
            3.1 Mutanolysin酶浓度及酶解时间对制备原生质体的影响第25-26页
            3.2 变溶菌素酶浓度和酶解时间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第26-27页
            3.3 变溶菌素酶解时间对细胞壁表面蛋白的浓度的影响第27页
        4. 讨论第27-29页
    试验二 LM90SB2 srtA基因缺失株细胞壁差异蛋白筛选第29-35页
        1.材料第29-30页
            1.1 菌株第29页
            1.2 主要试剂第29页
            1.3 主要仪器第29-30页
        2.方法第30-31页
            2.1 细胞壁蛋白的制备第30页
            2.2 蛋白质的裂解和定量第30页
            2.3 蛋白质的SDS-PAGE实验第30页
            2.4 蛋白质的FASP酶解第30页
            2.5 酶解产物的LC-MS/MS分析第30-31页
            2.6 差异细胞壁蛋白的筛选第31页
        3. 结果第31-33页
            3.1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31页
            3.2 SDS-PAGE分析第31-32页
            3.3 蛋白质鉴定及定量结果第32页
            3.4 LM90SB2与srtA基因缺失株差异蛋白的筛选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试验三 LM90SB2-△lmo2714缺失株的构建第35-44页
        1.材料第35-37页
            1.1 质粒和菌株第35页
            1.2 引物第35-36页
            1.3 主要试剂第36页
            1.4 主要实验仪器第36-37页
            1.5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7页
        2.方法第37-39页
            2.1 扩增lmo2714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第37页
            2.2 SOE-PCR第37页
            2.3 △lmo2714与pMD19-T连接第37-38页
            2.4 pKSV7-△lmo2714的构建第38页
            2.5 LM90SB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青霉素G法)第38页
            2.6 构建的pKSV7-△lmo2714质粒电转到李斯特菌感受态中第38-39页
            2.7 同源重组第39页
            2.8 缺失株LM90SB2-△lmo2714的遗传稳定性鉴定和生长特性的鉴定第39页
        3.结果第39-42页
            3.1 SOE-PCR检测lmo2714基因结果第39-40页
            3.2 重组穿梭质粒pKSV7-△lmo2714酶切鉴定结果第40页
            3.3 缺失株的筛选结果第40-41页
            3.4 LM90SB2-△lmo2714遗传稳定情况第41-42页
        4.讨论第42-44页
    试验四 单增李斯特菌lmo2714基因缺失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4-53页
        1.材料第44-45页
            1.1 试验动物、菌株及细胞第44页
            1.2 主要试剂第44页
            1.3 主要实验仪器第44-45页
        2.方法第45-47页
            2.1 生化特性鉴定第45页
            2.2 对酸碱环境耐受性的测定第45页
            2.3 测定生物被膜第45-46页
            2.4 细胞水平的毒力第46-47页
            2.5 小鼠水平的致病性第47页
            2.6 统计学分析第47页
        3.结果第47-52页
            3.1 亲本株与缺失株生化结果第47页
            3.2 环境耐受性结果第47-48页
            3.3 生物被膜测定结果第48-49页
            3.4 粘附、侵袭及胞内增殖结果第49-51页
            3.5 LD50的测定结果第51页
            3.6 Lm侵染小鼠各个脏器含菌量结果第51-52页
        4.讨论第52-53页
全文结论第53页
创新点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M2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下一篇:miR-2459调控锌指抗病毒蛋白ZAP的表达对BVDV复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