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关于案例企业国美电器的研究现状论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盈利模式 | 第16-17页 |
2.1.1 盈利模式定义 | 第16页 |
2.1.2 盈利模式理论 | 第16-17页 |
2.2 创新理论 | 第17-19页 |
2.2.1 创新理论的产生 | 第17-18页 |
2.2.2 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8-19页 |
第3章 国美电器的发展概况 | 第19-23页 |
3.1 国美电器公司简介 | 第19页 |
3.2 国美电器发展情况简介 | 第19-23页 |
3.2.1 国美电器发展历程简介 | 第19-20页 |
3.2.2 国美电器发展情况简介 | 第20-23页 |
第4章“互联网+”下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分析 | 第23-35页 |
4.1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概况 | 第23-24页 |
4.1.1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的发展概述 | 第23页 |
4.1.2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的创新内涵 | 第23-24页 |
4.2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创新动因 | 第24-25页 |
4.2.1 拓展新市场,扩大客户群体 | 第24-25页 |
4.2.2 应对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 | 第25页 |
4.3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动态供应链分析 | 第25-28页 |
4.3.1 夯实基础——回归零售业本质 | 第25-26页 |
4.3.2 建立开放式供应链价值平台与循环自增值价值环 | 第26-27页 |
4.3.3 巧用大数据 | 第27-28页 |
4.3.4 构建零售制造商模块化供应链网络 | 第28页 |
4.4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的要素具体分析 | 第28-35页 |
4.4.1 基于国美电器盈利模式构成五要素分析 | 第28-33页 |
4.4.2 基于国美电器“双向”盈利模式分析 | 第33-35页 |
第5章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创新对公司财务影响分析 | 第35-55页 |
5.1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创新下公司财务报表特征分析 | 第35-44页 |
5.1.1 公司收入及利润分析 | 第35-37页 |
5.1.2 营运资本分析 | 第37-42页 |
5.1.3 现金流量分析 | 第42-44页 |
5.2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创新下公司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 第44-52页 |
5.2.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5-47页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7-49页 |
5.2.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9-51页 |
5.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51-52页 |
5.3 小结 | 第52-55页 |
第6章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实施过程的风险点和应注意问题 | 第55-59页 |
6.1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实施过程的风险点 | 第55-56页 |
6.1.1 线上线下多重叠易冲突 | 第55页 |
6.1.2 流量导入不足 | 第55-56页 |
6.1.3 成本风险 | 第56页 |
6.2 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实施过程应注意问题 | 第56-59页 |
6.2.1 线上线下及多端协同并融合 | 第56-57页 |
6.2.2 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合作共赢 | 第57页 |
6.2.3 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 第57-59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9-6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7.2 研究启示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