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视角下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研制--以行政管理和学生工作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发展 | 第7-8页 |
·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助推 | 第8-9页 |
·概念的提出与解读 | 第9-14页 |
·信息化建设需要标准指引 | 第10-11页 |
·特定的时期催生出特定的标准 | 第11-13页 |
·功能标准的解读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完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 | 第14-15页 |
·指导教育单位的信息化建设 | 第15页 |
·规范软件开发 | 第15页 |
·积累数字痕迹,构建基础数据库 | 第15-16页 |
·实现资源共享 | 第16页 |
·支持教育评价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6-19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标准与规范介绍 | 第19-31页 |
·国外相关标准介绍 | 第19-23页 |
·SCORM规范介绍 | 第19-20页 |
·LOM标准介绍 | 第20-21页 |
·SIF互操作框架介绍 | 第21-22页 |
·NETS-T(面向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 | 第22-23页 |
·我国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介绍 | 第23-28页 |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 第23-24页 |
·CELTS系列标准 | 第24-27页 |
·《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 第27-28页 |
·其他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28-31页 |
·各种研究成果 | 第28-3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标准研制的前期准备 | 第31-38页 |
·标准研究的目的 | 第31-32页 |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 第31-32页 |
·标准研究的目的 | 第32页 |
·标准研制的原则 | 第32-34页 |
·要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 第33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3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3-34页 |
·导向性原则 | 第34页 |
·前瞻性原则 | 第34页 |
·标准研制的方法 | 第34-37页 |
·小组座谈法介绍 | 第34-35页 |
·小组座谈法的过程控制 | 第35-36页 |
·小组座谈法的优缺点 | 第36-37页 |
·标准研制的一般步骤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标准的研制过程 | 第38-62页 |
·一级、二级指标的确定 | 第39-47页 |
·从无到有,一级指标的雏形 | 第40-43页 |
·从管理部门到功能的实现,一级指标的合理化 | 第43-44页 |
·二级指标的确定 | 第44-47页 |
·三级、四级指标的确定 | 第47-56页 |
·三级、四级指标概况 | 第47-51页 |
·开展调研活动,丰富三级、四级指标 | 第51-55页 |
·总结完善,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55-56页 |
·从支撑平台到基础数据的转变 | 第56-62页 |
·基础数据的意义 | 第57-58页 |
·基础数据的呈现形式 | 第58-60页 |
·调用数据解决基础数据重复问题 | 第60-62页 |
第五章 面向实施的标准体系 | 第62-65页 |
·面向实施层面 | 第62-63页 |
·实施标准体系的提出 | 第62页 |
·实施标准体系的相关问题 | 第62-63页 |
·实施标准体系的修改 | 第63-65页 |
·修改原则 | 第63-64页 |
·修改内容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研究总结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