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2.1 线粒体研究的概况 | 第12-13页 |
2.2 线粒体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5页 |
2.3 线粒体DNA突变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2.4 结语 | 第17页 |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36页 |
第一部分 动情周期抑制大鼠卵巢线粒体 DNA 拷贝数的变化 | 第17-27页 |
3.1 引言 | 第17-1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3.2.1 材料 | 第18-19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3.2.3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3.2.4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3.3 结果 | 第23-26页 |
3.3.1 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 | 第23页 |
3.3.2 卵巢大体形态 | 第23-24页 |
3.3.3 mtDNA相对拷贝数变化 | 第24-26页 |
3.4 讨论 | 第26-27页 |
第二部分 动情周期抑制大鼠卵巢 NADH 表达水平变化 | 第27-36页 |
3.5 引言 | 第27-29页 |
3.6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3.6.1 材料 | 第29页 |
3.6.2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3.6.3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3.6.4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3.6.5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3.7 结果 | 第33-34页 |
3.7.1 Western blot检测NADH相对含量 | 第33-34页 |
3.8 讨论 | 第34-36页 |
4 全文总结 | 第36-37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