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本文主要缩略词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第一章 蛋白质组学概论 | 第15-21页 |
1 蛋白质组学的定义及分类 | 第15页 |
2 蛋白质组学基本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蛋白质分离技术 | 第15-16页 |
·质谱技术 | 第16页 |
·生物信息学与蛋白质组学 | 第16-17页 |
3、植物蛋白质组学及其进展 | 第17-19页 |
·植物遗传分类分析 | 第17页 |
·亚细胞水平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植物发育蛋白质组学进展 | 第18页 |
·植物逆境蛋白质组学 | 第18-19页 |
4、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酵母双杂交概论 | 第21-27页 |
1 酵母双杂交原理 | 第21页 |
2 酵母双杂交的应用 | 第21-22页 |
3 酵母双杂交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4 酵母双杂交的发展及新技术应用 | 第23-27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改进 | 第23-24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衍生系统 | 第24-27页 |
·酵母单杂交系统以及酵母三杂交系统 | 第24页 |
·反向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24页 |
·双诱饵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24页 |
·基于膜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24-25页 |
·其他双杂交系统 | 第25-27页 |
第三章 14-3-3蛋白及其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1 14-3-3蛋白概述 | 第27页 |
2 14-3-3蛋白的结构 | 第27-28页 |
3 14-3-3蛋白主要功能 | 第28-30页 |
·14-3-3蛋白与信号转导 | 第28-29页 |
·14-3-3蛋白与植物代谢调节 | 第29-30页 |
·14-3-3蛋白调节离子通道 | 第29页 |
·14-3-3蛋白调节氮代谢关键酶 | 第29页 |
·14-3-3蛋白调节碳代谢关键酶 | 第29-30页 |
·14-3-3蛋白与逆境响应 | 第30页 |
4 棉花14-3-3蛋白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研究意义 | 第33-3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5-77页 |
第四章 棉花胚珠14-3-3蛋白基因克隆 | 第35-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4页 |
·材料 | 第35-37页 |
·植物材料 | 第35页 |
·菌株、试剂与引物 | 第35-36页 |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 | 第36-37页 |
·RNA提取所需试剂配制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4页 |
·棉花胚珠总RNA的提取及纯化 | 第37-38页 |
·14-3-3蛋白的3'RACE | 第38-41页 |
·3’RACE的cDNA第一链合成 | 第38页 |
·内标扩增检测 | 第38-39页 |
·目标基因的3’RACE | 第39页 |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电泳、回收 | 第39-40页 |
·回收产物连接转化及测序 | 第40-41页 |
·14-3-3蛋白的5'RACE | 第41-43页 |
·5'RACE的cDNA第一链合成 | 第41-42页 |
·5'RACE PCR | 第42-43页 |
·14-3-3蛋白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43-44页 |
·序列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棉花胚珠总RNA提取 | 第44-45页 |
·两个14-3-3蛋白基因的RACE | 第45-50页 |
·RACE第一链合成的内标检测 | 第45页 |
·14-3-3蛋白基因的RACE | 第45-46页 |
·14-3-3蛋白基因全长的扩增 | 第46-48页 |
·14-3-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14-3-3蛋白诱饵载体构建及毒性检测 | 第51-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材料 | 第51-52页 |
·菌株、质粒及引物 | 第51页 |
·常用药品 | 第51页 |
·常用酵母培养基配制 | 第51-52页 |
·方法 | 第52-54页 |
·两个14-3-3蛋白编码区加入酶切位点 | 第52页 |
·14-3-3蛋白与pGBKT7 DNA-BD Cloning Vector连接 | 第52-53页 |
·诱饵质粒转化酵母 | 第53-54页 |
·酵母感受态制备 | 第53页 |
·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53-54页 |
·诱饵自激活检测及毒性检测 | 第54页 |
·自激活检测 | 第54页 |
·毒性检测 | 第5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带酶切位点的14-3-3蛋白克隆 | 第54-55页 |
·酶切连接构建14-3-3蛋白诱饵 | 第55页 |
·诱饵毒性及自激活检测 | 第55-58页 |
·毒性检测 | 第55-56页 |
·自激活检测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棉花胚珠cDNA酵母文库构建及评价 | 第59-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材料 | 第59页 |
·植物材料 | 第59页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59页 |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配方 | 第59页 |
·方法 | 第59-61页 |
·总RNA提取 | 第59页 |
·cDNA的合成及纯化 | 第59-60页 |
·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文库转化 | 第60-61页 |
·Y187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60页 |
·文库转化 | 第60-61页 |
·转化子的筛选及收集 | 第61页 |
·检测插入片段大小 | 第61页 |
2 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总RNA提取 | 第61-62页 |
·ds cDNA合成 | 第62页 |
·转化子的筛选 | 第62-63页 |
·文库检测 | 第63-65页 |
3 讨论 | 第65-67页 |
第七章 棉花胚珠cDNA酵母文库的筛选 | 第67-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材料 | 第67页 |
·方法 | 第67-70页 |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 第67-68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测序 | 第68-70页 |
·酵母质粒提取 | 第68-69页 |
·阳性质粒的转化 | 第69页 |
·阳性克隆插入片段检测 | 第69页 |
·阳性克隆比对分析 | 第69-70页 |
2 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阳性克隆鉴定及测序 | 第70页 |
·阳性克隆序列分析 | 第70-74页 |
3 讨论 | 第74-77页 |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附录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