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1.3.1 技术创新的研究 | 第16-19页 |
1.3.2 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第19-25页 |
1.3.3 农业科研投资的研究 | 第25-28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28-3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0-3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33-3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35-5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35-46页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35-38页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第38-41页 |
2.1.3 空间经济理论 | 第41-43页 |
2.1.4 公共投资理论 | 第43-46页 |
2.2 概念界定 | 第46-49页 |
2.2.1 农业科研投资 | 第46-48页 |
2.2.2 溢出效应 | 第48-49页 |
2.3 分析框架 | 第49-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53-89页 |
3.1 农业科研投资规模的时空特征 | 第53-64页 |
3.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3.1.2 农业科研投资规模的时序变化 | 第54-56页 |
3.1.3 农业科研投资规模的空间特征 | 第56-60页 |
3.1.4 农业科研投资规模的空间差异解析 | 第60-64页 |
3.2 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时空特征 | 第64-83页 |
3.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65-67页 |
3.2.2 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时序变化 | 第67-70页 |
3.2.3 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空间特征 | 第70-77页 |
3.2.4 农业科研投资结构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变 | 第77-83页 |
3.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83-87页 |
3.3.1 农业科研投资总量相对不足 | 第83-84页 |
3.3.2 农业科研投资结构不合理 | 第84-85页 |
3.3.3 区域农业科研投资非均衡明显 | 第85-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4章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辨析 | 第89-110页 |
4.1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 第89-94页 |
4.1.1 理论与方法 | 第89-90页 |
4.1.2 模型与数据 | 第90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90-94页 |
4.2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及其非线性特征 | 第94-99页 |
4.2.1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 第94-96页 |
4.2.2 相对指标非线性关系的定义 | 第96-97页 |
4.2.3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的非线性特征 | 第97-99页 |
4.3 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形成机理 | 第99-108页 |
4.3.1 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发生机制 | 第99-104页 |
4.3.2 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实现条件 | 第104-105页 |
4.3.3 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105-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5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溢出效应测算 | 第110-131页 |
5.1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 第110-119页 |
5.1.1 模型构建 | 第110-115页 |
5.1.2 变量说明 | 第115-119页 |
5.2 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 第119-124页 |
5.2.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119-122页 |
5.2.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122-124页 |
5.3 测算结果分析 | 第124-129页 |
5.3.1 模型估计结果 | 第124-125页 |
5.3.2 农业科研投资的溢出效应分析 | 第125-12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6章 不同时段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 第131-137页 |
6.1 重要涉农科技政策的特征分析 | 第131-133页 |
6.2 模型设定及测度 | 第133-134页 |
6.3 模型估计结果比较分析 | 第134-1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7章 不同区域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 第137-157页 |
7.1 区域内部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 | 第137-149页 |
7.1.1 模型构建 | 第137-138页 |
7.1.2 区域内农业科研投资的溢出效应测算 | 第138-146页 |
7.1.3 各区域内部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比较 | 第146-149页 |
7.2 区域间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分析 | 第149-155页 |
7.2.1 模型构建 | 第149-150页 |
7.2.2 区域间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测算结果 | 第150-154页 |
7.2.3 区域间农业科研投资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 第154-155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157-16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57-161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61-166页 |
8.2.1 调整农业科研投资区域配置,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总量 | 第162-163页 |
8.2.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研投资的直接效应 | 第163页 |
8.2.3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有效利用科研投资的间接效应 | 第163-164页 |
8.2.4 强化人力资本培育,提升区域技术吸收能力 | 第164-165页 |
8.2.5 创新政策保障机制,改善农业科研投资环境 | 第165-166页 |
8.3 讨论 | 第166-168页 |
8.3.1 研究的不足 | 第166-167页 |
8.3.2 研究展望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3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83-185页 |
致谢 | 第185-188页 |